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3:01pm 02/11/2021

玻璃市

采锡

加基武吉

VIP独享

轻松出走

石灰岩洞·

第二暗窿

轻松出走系列十八 |【玻璃市篇】加基武吉石灰岩洞·走入第二暗窿看采锡

暗窿全长370公尺左右,有一座步行桥,桥底下有一条川流,走在里头有潺潺流水声,也有阵阵凉风吹习,走出暗窿是另一面风光,顿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政府简单提升第二暗窿的运输轨道,原本供游览火车行驶,带游客进入采矿场参观。
政府简单提升第二暗窿的运输轨道,原本供游览火车行驶,带游客进入采矿场参观。

ADVERTISEMENT

国内外游客对的暗窿绝不陌生。但,你又知不知道(Gua Kelam 2)的存在呢?

暗窿位于加基武吉的一座石灰岩山脉,是东南亚第二长石灰岩矿洞穴,当年当地采矿工人多是客家人,而暗窿正是客家话“黑暗的洞穴”的意思。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原来这个旅游景点只是矿工运输锡矿的洞穴,而采锡矿场遗迹,则距离暗窿入口处约500米远。

据悉,这座传统方式开采的锡矿场是全球首个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的锡矿场。

曾以游览火车观光后改导览

玻州政府于2010年开放这座采锡矿场,命名为“第二暗窿”,至今仍完整保留当年先辈开采锡矿的原貌,只是简单提升第二暗窿的运输轨道,并采用游览火车观光的概念,带游客进入采矿场参观。

直至2013年中,因游览火车脱轨意外,当局停止这项服务,并暂时关闭该景点。可惜,后来苦无经费维修,而决定改以导览员带游客步行穿越石灰岩洞穴,进入采矿场遗迹实地参观。

暗窿全长370公尺左右,有一座步行桥,桥底下有一条川流,走在里头有潺潺流水声,也有阵阵凉风吹习,走出暗窿是另一面风光,顿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走入第二暗窿,则是参观采锡矿遗迹。抵达采锡矿场之前,须走入一座长约1.8公里的洞穴,高度仅1.8公尺左右,走完长长的洞穴后,映入眼帘的就是采矿场,与暗窿的风光截然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矿工在第二暗窿开采锡矿后,会分别使用2个洞穴即暗窿,以及第二暗窿来把锡矿运送出去。

参观暗窿、第二暗窿,让你深深体会先辈在百余年前,以劳力开采锡矿的点滴。

玻州政府还保留采矿场的原貌。
玻州政府还保留采矿场的原貌。

当地年轻人考导览执照
专门带队登山探险

除了森林局的导览员,加基武吉当地也有一群年轻人考取森林导览员执照,自发性组成“加基武吉爬山探险组织”(Komuniti Kaki Bukit),专门带队登山、探险。

该组织其中一员谭伟龙告诉记者,加基武吉是继霹雳怡保之后,全国第二大的锡矿场,矿工靠人力挖洞矿采锡,山壁甚至还有一些先辈在建筑采矿用的桥樑时,以人力挖掘的四方洞、木条,以及一些生锈的铁罐、器具等,让后人能亲睹历史文物。

她说,他们在导览期间,可用华语、客家话及广东话等为华裔游客讲解,让华裔后代更清楚掌握先辈早年从中国南来,到加基武吉参与采锡矿工作的历史和艰辛。

其中一个由矿工挖掘的采矿洞口,深度至少1公尺。
其中一个由矿工挖掘的采矿洞口,深度至少1公尺。

采锡矿场至少150年历史

他说,这座采锡矿场有至少150年历史,目前所能鉴定出的大小洞穴多达26个,可出入矿场。有些洞穴外也有矿工涂鸦,一些写着某公司的“锡米洞”,或是矿工的心情写照。

“据历史记载,相信这里有3个山寨在经营矿场,其中一个被称为‘长毛’。所以,当局相信矿场里还有约1000个大小洞穴,还没被发掘和鉴定。”

以故事为游客解说

谭伟龙希望能让游客尽兴而归,他们会以历史故事性方式来为游客解说。

他说,暗窿可自行买票入场,不过第二暗窿则须由导览员带队,每队最多10人,每队入门票80令吉,若超过10人,则须再增加导览员带队。

“队员须穿上包鞋、运动装,方便参观。一般上,由森林局导览员带领的队伍,不会强制游客的打扮。不过,我们为了让游客能深入体验矿工的经历,会尽量带大家深入矿场,如果游客不是运动装扮,就稍嫌麻烦和不便。”

他补充,大家如果能自备照明灯,当然更好,不过他们也会安排每人一盏照明灯,方便行动。

“大家要记得,进入暗窿、第二暗窿参观,要保持游客应有的态度——带走记忆,留下足迹。”

任何有意参观者,可联络谭伟龙(016-978 1698)。

第二暗窿内还留著先辈建筑桥樑所留下的木条。
第二暗窿内还留著先辈建筑桥樑所留下的木条。
暗窿是东南亚第二长石灰岩采锡矿洞穴。
暗窿是东南亚第二长石灰岩采锡矿洞穴。
矿工在其中一个洞穴涂鸦,还明显看得出写著“锡米洞”。
矿工在其中一个洞穴涂鸦,还明显看得出写著“锡米洞”。
谭伟龙(左)与加基武吉数名年轻人自发性组成“加基武吉爬山探险组织”,专门带队登山、探险。
谭伟龙(左)与加基武吉数名年轻人自发性组成“加基武吉爬山探险组织”,专门带队登山、探险。
矿工留下的铁罐和器具已生锈。
矿工留下的铁罐和器具已生锈。
矿工以人力凿石灰岩,以开发矿场洞穴。
矿工以人力凿石灰岩,以开发矿场洞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9:00pm 28/04/2025
许国伟 | 马华老矣,尚能战否?

就像廉颇需证明,自己虽然老了但还能打的价值;马华要能吸引年轻人加入,还需证明自己是能打的,在政坛依然有立足之地。

先说个“老”故事。

公元前245年,战国时期。

因为秦军压境,赵悼襄王想起之前被自己晾在一边的廉颇,想重新起用廉颇带兵抗击秦国。

但是,赵王眼里廉颇就是个老家伙了。他都怀疑已经70岁高龄的廉颇,还能不能打仗?于是,就派使者去请廉颇,也探一探廉颇还能否上战场?

廉颇为了向使者证明自己一点都不老,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披着盔甲骑上战马,表现得很神勇。

这就是著名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故事。

故事里,使者被廉颇的政敌收买,向赵王报告廉颇真是老了,赵王就没再用廉颇了。

人们都说,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政治现实里,政党也是如名将。

一旦政党的精神气垂垂老矣,就会让人觉得这个政党没了战斗力,没有前途了。

如今,马华面对“老”的危机,跟廉颇的“老”处境是类似的。

马华总会长魏家祥坦言,马华已经老了,年长的人越來越多,年轻人越來越少,尤其18岁到30岁的新党员更是稀缺。

马华老化是政治现实,理论上广开门户吸纳新生代,是能减缓这危机。问题是,要如何吸引年轻人加入?

一般而言,政党要能吸引年轻人加入,各种因素当中,有一个因素说起來挺玄的,但又是实在的。

这就是,要让年轻人觉得入党有

使命感与荣誉感。

20多年前,也就是2008年3.08大选前那几年,国阵已大量流失年轻人支持。

当时很多华裔年轻人对马华和民政,及对行动党和公正党的态度,有着天渊之別。

当然,还是有年轻人愿意加入马华的。

记得一位年轻朋友私下感叹,他加入马华后遭同龄朋友圈排斥,彷佛他一个年轻人加入马华,是很可耻的。

但是,年轻人加入火箭或蓝眼,却有着抗争的使命感与改变的荣誉感。

这就如同台湾时评员黃哲斌曾在文章里写的,在长期一党独大的统治下,政治高压和滥权腐败,使到执政的国民党在年轻人和学生心里,成了邪恶象征。

与之相反的,是年轻人支持和加入在野的民进党,彷候有一种入列出征的光荣,这才是年轻人的热情与梦想。

马华难道没有给过年轻人使命感和荣誉感吗?不,曾经有的,尤其是上个世纪50到70年代,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

只是,当高层领导年龄老化,长期执政官腔十足,大局为重唾面自干,党內恶斗争权夺利……种种负面印象,要如何说服年轻人加入和支持呢?

曾经承载年轻人热情与理想的民进党,执政久了后出现跟国民党一样的问题,也让不少年轻人痛骂。

那么,承载年轻人热情与理想的行动党和公正党,在执政后有没有变得国阵化?有无明明执政不久,就出现跟马华长期执政一样的老问题?

如果没有,马华依然难入年轻人法眼;如果有,只要马华没有改变到能让年轻人觉得入党会有使命感和荣誉感,在他们眼里马华依然是那个老政党。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马华老矣,尚能战否?

就像廉颇需证明,自己虽然老了但还能打的价值;马华要能吸引年轻人加入,还需证明自己是能打的,在政坛依然有立足之地。

那么,年轻人才会觉得入党能有大展拳脚施展抱负的机会,而不会像“中国最后一个太监”般……才净身要入宫,大清朝就完了。

那真是憋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