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2日綜合電)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感染冠病病毒10個月後,體內仍然存在抗體。
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微生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在這項研究中,他們觀察了聖·托馬斯醫院38名患者和醫護人員接種疫苗前體內的抗體情況,這些人在第一波冠疫病情暴發時受到感染。
ADVERTISEMENT
研究表明,儘管感染冠病病毒後抗體水平有所下降,但結果顯示,大多數人在感染10個月後,體內仍保持可檢測到的抗體水平。
研究人員解釋,抗體通過與冠病病毒結合來阻止病毒感染細胞,從而有助於對抗冠病病毒。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了抗體可以在體內停留多長時間來對抗未來的感染。
由倫敦國王學院免疫學和微生物科學學院的多爾斯博士領導的這項研究還測試了針對冠病病毒特定變異毒株而產生的抗體對其他變異毒株的反應。他們研究了冠病病毒原始毒株、阿爾法變異毒株、貝塔變異毒株和德爾塔變異毒株。
研究結果表明,雖然感染冠病病毒特定變異毒株而產生的抗體能對該變異毒株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但在應對其他不同變異毒株時效果較差。
抗體會與新冠病毒上的刺突蛋白結合,刺突蛋白是病毒進入並感染人類細胞的關鍵。冠病疫苗的作用機理是讓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針對新冠病毒抗原的中和抗體和細胞免疫反應。接種疫苗後,如果病毒此後感染人體,疫苗會引發免疫系統攻擊病毒。
冠病病毒出現的新變異讓人們擔憂,針對冠病病毒原始毒株開發的疫苗能否有效對抗新變異,以及是否應針對這些新變異毒株設計新疫苗。
最新結果表明,冠病病毒阿爾法、貝塔、德爾塔變異毒株的刺突蛋白存在差異,這意味著圍繞其中一種變異毒株設計的疫苗可能對其他變異毒株的效果較差。
研究結果還表明,科學家們目前針對冠病病毒原始毒株設計的疫苗提供了對所有變異毒株的最佳保護,應用於疫苗接種計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