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2日法新電)隨著有關氣候變化在未來數十年將對世界造成巨大破壞的警告日益強烈,各大企業已開始作出減少碳排放的承諾。
不過,這些公司究竟是真正嘗試對抗全球暖化,還是隻不過要“漂綠”其品牌以試圖避免受批評,但同時仍在從其碳工業賺取鉅額利潤?
ADVERTISEMENT
隨著COP26在聯合國警告全世界正衝向“氣候災難”之後召開,顧問公司和智庫進行的分析顯示,能做的事情還有許多。
國際能源機構(IEA)指出,工業佔了世界能源消耗的近40%,而且仍在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以及特別是煤炭。這全都大大地導致人為的全球暖化。
在波士頓顧問集團調查的1300家公司中,只有11%表示它們在過去5年已達到碳排放目標。只有9%準確地測量其排放量。
英國智庫InfluenceMap的“頭位名單”評估數百家公司的氣候雄心,但發現僅15家的雄心充足。
15家公司之中的12家為歐洲公司,而聯合利華、宜家、雀巢和特斯拉是其中幾家使用它們的企業影響力去推動雄心勃勃政策的業界重量級公司。
英國石油公司(BP)在7月份的報告中說,自2019年以來,聲稱已定下目標要在未來將排放減至“淨零”的公司數量已增加超過6倍,至3000家。
然而,“淨零”一詞可隱藏許多種排放,視該公司選擇如何界定。
舉個例子,主要石油生產商可能承諾零直接排放,但不包括它們所供應石油的巨大碳後果。“碳補償”例如支持重新造林計劃也可被濫用來扭曲有關數字至零。
然而,在進行符合《巴黎氣候協定》目標的過渡時,各公司可獲得集合了專家、非政府組織和聯合國全球契約的“科學碳目標倡議”認證。
談及“漂綠”已構成一項挑戰時,他補充,IEA已在追蹤這些公司如何投資於清潔能源。
比羅爾說:“兩年前,它們全部投資的1%撥給清潔能源,而今年則是5%。因此,有所增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