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回2022年財案,儘管教育部所獲得的款項比前一年來得多,華淡小維修撥款也有所增加,但是實際上會獲得多少的詳情尚未公佈,而到了撥款下放階段,還需社會與媒體的監督,才能確保財案中寫得美美,令人聽了爽爽的數字,真的有讓學生受惠。
ADVERTISEMENT
2022年財政預算案上週提呈國會,這是我國有史以來數額最高的預算案,而錢從哪裡來?很大一部分是從納稅人身上來,所以作為納稅人,我關心的不止是自己在明年度的財案中有沒有受惠,更重視錢有沒有花到位。
以獲得最多撥款的教育部來說,政府在2021年財案中給予教育部504億令吉撥款,而這筆錢用在何處?是否已經用完?學校和維修工程受疫情影響,款項的用途是否有所改變?這些問題,我們一律不清楚。
如果錢沒有使學校和師生受惠,那麼明年度撥款數額再增加,也無法發揮實際意義。
說回2021年財政預算案,在504億令吉撥款中,有8億令吉被劃分作為維修與提升學校的用途,政府學校的撥款將透過教育局以維修工程方式下放,政府資助學校的撥款則會直接下放給學校董事部。
據我的瞭解,不少政府資助學校皆已收到有關款項,因此我們也沒有在媒體上看到校方或董事部投訴喊話,但是整體而言,各源流學校的撥款都下放完了嗎?相關維修工程都在進行中了嗎?
此外,2021年有7億2500萬令吉是用來提升破舊學校,還有1億2000萬令吉是給東馬學校建造水井。政府每年都撥出大筆款項提升破舊學校,卻鮮少彙報這些學校的提升成果。在疫情影響下,這些工程是否停擺許久?錢是否在工程沒有進度的情況下,照樣付給了承包商?
最令人好奇的,是今年撥給免費食物補助改善計劃的4億2000萬令吉。在學校關閉期間,牛奶或免費食物供應商是否依舊收到政府的款項,而學生實際上沒有受惠?若錢沒有花出去,那是如何處理的?
每個人對待錢的態度都不同,可能有者認為今年都到11月了,預算案撥款是否達到當初撥款的目的也無需追究,但是政府是服務人民的單位,就算只有1人在乎,都應該交代。若政府本身在乎自己的信譽,也應該主動透過各種措施,如設立網站定期更新相關資料等,以提升部門透明度。
回答這些問題是必要的,因為根據2022年財案宣佈前夕,即10月28日發佈的國家總稽查司報告,政府在2020年撥款5000萬令吉給華小作維修與提升用途,其中2168萬令吉下放給了政府華小,835萬令吉下放給了政府資助華小。
如果此數據沒有出錯,便是本末倒置的發放,因為在國盟政府執政之前,政府給予華淡小各5000萬令吉的維修特別撥款,主要是為了幫助政府資助學校進行維修,而政府學校則有其他的相關撥款。
弔詭的是,在總稽查司報告中所列出的華小、淡小、政府資助宗教學校和教會學校這4個類別中,只有華小撥款給予政府學校和政府資助學校的比例,是政府學校佔多數,達到43.4%,政府資助華小則是16.7%。
政府資助淡小獲66.2%撥款,政府資助宗教學校獲97.4%撥款,政府資助教會學校獲90.4%撥款,只有政府資助華小獲16.7%撥款,比例過於懸殊,而且根據此報告,這4類學校的5000萬令吉撥款都沒有全數下放,不曉得當中出現什麼問題。
看回2022年財案,儘管教育部所獲得的款項比前一年來得多,華淡小維修撥款也有所增加,但是實際上會獲得多少的詳情尚未公佈,而到了撥款下放階段,還需社會與媒體的監督,才能確保財案中寫得美美,令人聽了爽爽的數字,真的有讓學生受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