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12:05pm 07/11/2021

垃圾

焦点

安全感

断舍离

囤积症

VIP独享

副刊专题

堆积如山中的安全感 整洁致焦虑 舍弃要命

“囤积20吨,19人2小时清垃圾屋”、“流浪汉当‘宝贝’囤积店屋后巷垃圾山清了”、“退休教师住家前垃圾堆积如山.怡市厅清理4.8吨垃圾”……

每当看到这些新闻内容时,你心里是不是也跟我一样疑惑:为什么他们这么爱收集垃圾?

ADVERTISEMENT

又或者是发现身边的父母、长辈开始收集、囤积许多让你觉得匪夷所思的物品,并且堆积如山,客厅、卧室甚至变成了“储物间”,凌乱得想帮着收拾都无从下手,亦不肯丢弃,然后每次都会因此影响亲子关系,以争吵告终。

先别急着生气,因为他们可能罹患“”。

报道:叶洢颖
摄影:陈启基

临床心理治疗师黄诗筠说,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次修订版提到,囤积症是一种囤积强迫性行为的精神疾病。他们会不断地购买、收集东西,并且会非常难舍弃,倘若要他们扔掉这些物品,他们会感到难过和备受压力。

相信许多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一些演唱会的门票、出行的机票、车票、玩具、漫画等在别人眼里可能都是无用的垃圾,在我们心里却是珍贵的收藏,因为这可能代表一段特殊的记忆,不允许他人未经同意就擅自丢弃。

那么所谓的囤积症是否就是“收藏爱好”的加强版,只是收集的东西有所不同?两者又有什么分别呢?

对此,黄诗筠列出4个区分收藏者与囤积症患者的不同点。

焦虑和缺乏

实际上,有许多长者尤其是华裔的长者,曾经历过物资贫乏,生活困苦的年代,因此会抱持着“能省则省”、“可循环再用”、“不要浪费”、“以后拿去卖”的心态收集、回收物品,那我们要如何判断他们是单纯的节省,抑或是已经罹患囤积症呢?

“当我们要判断他是否到达临床症状,就要看囤积行为已对社交功能、工作功能、生活功能造成什么程度的影响。

“再来就是要用肉眼查看他们的生活环境,比如客厅、卧室、厨房等空间各有自己的功能,由于他们会不断囤积物品,导致他们要挪用这些原本具备其他功能的空间当作储藏室放置囤积物,进而让他们的厨房无法煮食;床原来作为睡觉用途,后来放满东西,连睡觉都没法睡; 或行走的空间,也变得寸步难行,甚至带来跌倒或火灾的风险。”

黄诗筠提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囤积物已经无法正常操作和运行,也会因为囤积物上的灰尘、病菌造成身体健康备受影响。若有者与家人同住,更有可能影响亲人之间的关系。

“因为他的家人较为理性且各种功能仍正常运作的,能意识到囤积行为不合理,对患者出言相劝,结果两人僵持不下关系紧绷。

“但是另一种情况是,”她补充,“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指出,若至亲有囤积行为,那么家人、亲戚50%会有可能被影响。原因有许多,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跟父母学习的;也许是另一方对他进行过思想教育,比如不要浪费等等。”

囤积症的原因除了后天影响和环境因素,可能还有早期经历过一些创伤,让囤积症患者需要借由这种强迫性行为调节情绪。

“主要是跟情绪问题有关,尤其是焦虑和缺乏安全感。为什么要囤积?因为视觉上没有看到东西,他没有安全感。所以他觉得拥有一些东西,他的安全感会多一点。”

于是,当他们在接受治疗时,就要找出囤积行为背后诱发的原因,是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早期受到创伤,导致对于人、经济失去信心,没有安全感,以致要通过囤积行为弥补内心的缺失?从而制定处理方案。

黄诗筠指出,囤积主要是跟情绪问题有关,尤其是焦虑和缺乏安全感。
过度“未雨绸缪”

囤积症也分为轻微、中度和严重,轻微者一般具备自我觉察力,能认知此行为不合理,较好引导和说服;中度者是不接受、不认为此行为有问题;重度则是完全不接受、不就诊。

临床症状的数据显示,55岁至94岁的长者囤积行为比34岁至44岁成人多3倍,其可能的原因与中年危机有关。

黄诗筠说,40岁是一个时间节点,人们此时会检视自己的人生:工作情况如何?家庭是否幸福美满?事业有没有成就?对社会是否有贡献?

“我们就在这节点上,会做一个自我评估,若上述的问题得到满意的答案,会觉得不错。可是部分人在这几方面(的成绩)并不理想,信心将会下降甚至自卑,不确定感上升,安全感大大下调,就借由各种方式来弥补。”

比如儿女羽翼渐丰,自己经济能力越来越弱,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担忧,进而引发焦虑,延伸出不同的行为,而囤积行为便是其中一种。

“独居老人尤为显著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没有人可以帮他,只能依靠自己解决问题,他们的焦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会比一般有家庭、有社会资源的老人会来得更强烈。”

动物囤积粮食是自然天性,包括人类,在适当的时候会懂得未雨绸缪,以备不时之需。不过,当人类的思考能力因某些原因受到影响时,会造成过度地“未雨绸缪”。

韩国有一个案例,一家三口住在充满囤积物的“垃圾屋”,一名七旬老爷爷因为担忧自家儿子在他们死后无法独自生活,便一直往家里带回一些他认为可以卖钱的物品,以让儿子赖以生活。

久而久之,垃圾堆满两层的房子,完全无处下脚,出入要从二楼的窗口爬出,踩着垃圾山堆成的“台阶”下楼,容身之处被垃圾包围,只余一块小小的空间睡觉。

后来老奶奶被查出心脏积水,起因是长期居住在垃圾环绕的环境,让老爷爷心生愧疚,主动提出清理囤积物。

“这是能碰触到他的点,所以他答应让人清理,若是其他有囤积症的独居老人,是不容易说服的,而且你不能在他不在现场的时候,清理掉这些囤积物,每一种物品要先问他。思想上的认同和确认,建立信任是很重要。”

情感寄托在囤积物

她指出,冲动购物症(俗称购物狂)和囤积症虽看着相似,但其区别在于前者是借由购物的动作和过程来获得愉悦,对所购买的物品实际上并无太强烈的情感依附;后者却是将情感寄托在囤积的物品上,所以很难舍弃。

“他们是有很强烈的情感倾注在那边(囤积物),牵涉到没有安全感、没有信心、内心缺失等原因,因此让他们割舍会很痛苦。”

黄诗筠说,囤积症患者将自己的情感依附在囤积物上,因此让他们舍弃是很痛苦的。

在解决囤积物后,仍需要寻找替代“安全感”的人事物减低患者的焦虑,以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减低未来的无确定感。

“包括协助他们觉察、探索人际的资源,像是亲人、远亲、慈善组织、宗教团体、善心人士、政府官员等人群在关心他们,让他们知道碰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向谁寻求援助,增添他们的信心。”

接着是引导他们辨识所囤积的物品的用处和意义在哪里?使用的频密次数是多少?这个分析过程在心理学的角度上称之为“对峙(confrontation)”,处理他们思想上的盲点,促使他们改变角度思考。

“这需要时间,毕竟‘舍弃’对他们而言是很痛苦的。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办法舍弃这些东西。

“我们会跟他们讨论和区分哪些东西有用和无用,他们不一定接受,但我们要想方设法让他们理解这个行为的后果。如果他们愿意改变,我们就慢慢从环境开始改造,在一堆堆的东西做区分,或丢或捐或赠,展开一系列心理治疗、行为管理的动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