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12:05pm 07/11/2021

垃圾

焦点

安全感

断舍离

囤积症

VIP独享

副刊专题

堆積如山中的安全感 整潔致焦慮 捨棄要命

“囤積20噸,19人2小時清垃圾屋”、“流浪漢當‘寶貝’囤積店屋後巷垃圾山清了”、“退休教師住家前垃圾堆積如山.怡市廳清理4.8噸垃圾”……

每當看到這些新聞內容時,你心裡是不是也跟我一樣疑惑:為什麼他們這麼愛收集垃圾?

ADVERTISEMENT

又或者是發現身邊的父母、長輩開始收集、囤積許多讓你覺得匪夷所思的物品,並且堆積如山,客廳、臥室甚至變成了“儲物間”,凌亂得想幫著收拾都無從下手,亦不肯丟棄,然後每次都會因此影響親子關係,以爭吵告終。

先別急著生氣,因為他們可能罹患“囤積症”。

報道:葉洢穎
攝影:陳啟基

臨床心理治療師黃詩筠說,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次修訂版提到,囤積症是一種囤積強迫性行為的精神疾病。他們會不斷地購買、收集東西,並且會非常難捨棄,倘若要他們扔掉這些物品,他們會感到難過和備受壓力。

相信許多人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一些演唱會的門票、出行的機票、車票、玩具、漫畫等在別人眼裡可能都是無用的垃圾,在我們心裡卻是珍貴的收藏,因為這可能代表一段特殊的記憶,不允許他人未經同意就擅自丟棄。

那麼所謂的囤積症是否就是“收藏愛好”的加強版,只是收集的東西有所不同?兩者又有什麼分別呢?

對此,黃詩筠列出4個區分收藏者與囤積症患者的不同點。

焦慮和缺乏

實際上,有許多長者尤其是華裔的長者,曾經歷過物資貧乏,生活困苦的年代,因此會抱持著“能省則省”、“可循環再用”、“不要浪費”、“以後拿去賣”的心態收集、回收物品,那我們要如何判斷他們是單純的節省,抑或是已經罹患囤積症呢?

“當我們要判斷他是否到達臨床症狀,就要看囤積行為已對社交功能、工作功能、生活功能造成什麼程度的影響。

“再來就是要用肉眼查看他們的生活環境,比如客廳、臥室、廚房等空間各有自己的功能,由於他們會不斷囤積物品,導致他們要挪用這些原本具備其他功能的空間當作儲藏室放置囤積物,進而讓他們的廚房無法煮食;床原來作為睡覺用途,後來放滿東西,連睡覺都沒法睡; 或行走的空間,也變得寸步難行,甚至帶來跌倒或火災的風險。”

黃詩筠提到,他們的日常生活由於囤積物已經無法正常操作和運行,也會因為囤積物上的灰塵、病菌造成身體健康備受影響。若有者與家人同住,更有可能影響親人之間的關係。

“因為他的家人較為理性且各種功能仍正常運作的,能意識到囤積行為不合理,對患者出言相勸,結果兩人僵持不下關係緊繃。

“但是另一種情況是,”她補充,“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指出,若至親有囤積行為,那麼家人、親戚50%會有可能被影響。原因有許多,也許是從小耳濡目染,跟父母學習的;也許是另一方對他進行過思想教育,比如不要浪費等等。”

囤積症的原因除了後天影響和環境因素,可能還有早期經歷過一些創傷,讓囤積症患者需要藉由這種強迫性行為調節情緒。

“主要是跟情緒問題有關,尤其是焦慮和缺乏安全感。為什麼要囤積?因為視覺上沒有看到東西,他沒有安全感。所以他覺得擁有一些東西,他的安全感會多一點。”

於是,當他們在接受治療時,就要找出囤積行為背後誘發的原因,是從小受到父母的影響?早期受到創傷,導致對於人、經濟失去信心,沒有安全感,以致要通過囤積行為彌補內心的缺失?從而制定處理方案。

黃詩筠指出,囤積主要是跟情緒問題有關,尤其是焦慮和缺乏安全感。
過度“未雨綢繆”

囤積症也分為輕微、中度和嚴重,輕微者一般具備自我覺察力,能認知此行為不合理,較好引導和說服;中度者是不接受、不認為此行為有問題;重度則是完全不接受、不就診。

臨床症狀的數據顯示,55歲至94歲的長者囤積行為比34歲至44歲成人多3倍,其可能的原因與中年危機有關。

黃詩筠說,40歲是一個時間節點,人們此時會檢視自己的人生:工作情況如何?家庭是否幸福美滿?事業有沒有成就?對社會是否有貢獻?

“我們就在這節點上,會做一個自我評估,若上述的問題得到滿意的答案,會覺得不錯。可是部分人在這幾方面(的成績)並不理想,信心將會下降甚至自卑,不確定感上升,安全感大大下調,就藉由各種方式來彌補。”

比如兒女羽翼漸豐,自己經濟能力越來越弱,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和擔憂,進而引發焦慮,延伸出不同的行為,而囤積行為便是其中一種。

“獨居老人尤為顯著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沒有人可以幫他,只能依靠自己解決問題,他們的焦慮、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會比一般有家庭、有社會資源的老人會來得更強烈。”

動物囤積糧食是自然天性,包括人類,在適當的時候會懂得未雨綢繆,以備不時之需。不過,當人類的思考能力因某些原因受到影響時,會造成過度地“未雨綢繆”。

韓國有一個案例,一家三口住在充滿囤積物的“垃圾屋”,一名七旬老爺爺因為擔憂自家兒子在他們死後無法獨自生活,便一直往家裡帶回一些他認為可以賣錢的物品,以讓兒子賴以生活。

久而久之,垃圾堆滿兩層的房子,完全無處下腳,出入要從二樓的窗口爬出,踩著垃圾山堆成的“臺階”下樓,容身之處被垃圾包圍,只餘一塊小小的空間睡覺。

後來老奶奶被查出心臟積水,起因是長期居住在垃圾環繞的環境,讓老爺爺心生愧疚,主動提出清理囤積物。

“這是能碰觸到他的點,所以他答應讓人清理,若是其他有囤積症的獨居老人,是不容易說服的,而且你不能在他不在現場的時候,清理掉這些囤積物,每一種物品要先問他。思想上的認同和確認,建立信任是很重要。”

情感寄託在囤積物

她指出,衝動購物症(俗稱購物狂)和囤積症雖看著相似,但其區別在於前者是藉由購物的動作和過程來獲得愉悅,對所購買的物品實際上並無太強烈的情感依附;後者卻是將情感寄託在囤積的物品上,所以很難捨棄。

“他們是有很強烈的情感傾注在那邊(囤積物),牽涉到沒有安全感、沒有信心、內心缺失等原因,因此讓他們割捨會很痛苦。”

黃詩筠說,囤積症患者將自己的情感依附在囤積物上,因此讓他們捨棄是很痛苦的。

在解決囤積物後,仍需要尋找替代“安全感”的人事物減低患者的焦慮,以增加他們的安全感,減低未來的無確定感。

“包括協助他們覺察、探索人際的資源,像是親人、遠親、慈善組織、宗教團體、善心人士、政府官員等人群在關心他們,讓他們知道碰到問題的時候,可以向誰尋求援助,增添他們的信心。”

接著是引導他們辨識所囤積的物品的用處和意義在哪裡?使用的頻密次數是多少?這個分析過程在心理學的角度上稱之為“對峙(confrontation)”,處理他們思想上的盲點,促使他們改變角度思考。

“這需要時間,畢竟‘捨棄’對他們而言是很痛苦的。因為他們覺得沒有辦法捨棄這些東西。

“我們會跟他們討論和區分哪些東西有用和無用,他們不一定接受,但我們要想方設法讓他們理解這個行為的後果。如果他們願意改變,我們就慢慢從環境開始改造,在一堆堆的東西做區分,或丟或捐或贈,展開一系列心理治療、行為管理的動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