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会员文

|
发布: 6:00pm 08/11/2021

吴林泰

雇员公积金(EPF)

吴林泰

雇员公积金(EPF)

吳林泰|通過結構改革促進永續發展

有鑑於經濟前景仍然不穩定和不確定,而且政府的法定債務上限預計將上升到國內生產總值的65%,因此需要一個永續經濟復甦計劃。因此,我國政策制定者應該研究如何促進永續發展。

正如世界銀行《全球經濟展望》(GEP)報告所指,雖然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預計會在2021年增至5.6%,但國內生產總值擴張水平預計將比疫情前的預測低3.2%。

ADVERTISEMENT

大流行造成的經濟破壞是毀滅性的。2020年,全球失業人數增加到2億2000萬(6.47%)。這場大流行還在2020年將全球7億3200萬人推向了極端貧困(每天生活費不到1.90美元的人),預計這一數字在2021年將進一步攀升。

同樣的,我國經濟在2021年預計增長3.0%至4.0%,低於2019年取得的4.4%。但是我國失業率仍然大大高於疫情前。根據大馬統計局(DOSM)公佈的報告,2021年8月有4.6%或74萬8800人失業,比2019年8月的人數多出約22萬人。2020年,家庭月收入平均減少了10.3%,為7089令吉,而2019年為7901令吉。此外,在2020年,12.5%的家庭月收入低於2500令吉,20.0%的M40群體家庭月收入低於4849令吉。

研究發現B40和M40群體的收入下降比T20群體更明顯。2020年,T20群體所佔的國民總收入比例更高,即47.2%(2019年為46.8%),而B40和M40群體分別只佔15.9%(2019年為16%)和36.9%(2019年為37%)的國民總收入。

雖然已經採取了各種舉措,如經濟與人民強化配套(PERMERKASA)和人民與經濟復甦配套(PEMULIH)來減輕大流行造成的經濟影響,但要讓經濟恢復到大流行前的水平,仍然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有鑑於經濟前景仍然不穩定和不確定,而且政府的法定債務上限預計將上升到國內生產總值的65%,因此需要一個永續經濟復甦計劃。因此,我國政策制定者應該研究如何促進永續發展。

1.需要一個更好的方法來吸引外國直接投資(FDI)。

根據《全球投資競爭力報告》,外資對發展中國家的好處包括:技術轉讓、提高生產力和創造就業機會。正如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所強調的,儘管有關大流行的不確定性導致2020年東盟地區的外資流入額從2019年的1820億美元下降到1370億美元。東盟地區仍然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其全球外資份額從2019年的11.9%增加到2020年的13.7%。

然而,令人震驚的是,在東盟獲得的1370億美元的外資中,大馬只獲得了35億美元(佔約2.55%)。這一數額遠遠落後於新加坡獲得的外資總額(910億美元),印尼(190億美元)和越南(160億美元)。

最新證據顯示,政策不確定性威脅到投資者的信心,從而對外資的流入產生負面影響。印尼因其龐大的國內市場而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新加坡的政策已或證明能顯著吸引外資的流入。因此,大馬政策制定者應該超越傳統的稅收優惠來吸引外資的流入,並集中精力制定具有確定性的政策來增強投資者信心。

2. 促進包容性就業和結構轉型。

從國際勞工組織(ILO)獲得的數據顯示,這一大流行對勞動力的影響是不平衡的。殘疾人士、年輕人、婦女、自僱人士和中低技能員工的工作崗位遭到破壞的程度更高。雖然僱用激勵措施,如僱傭津貼計劃2.0(Penjana Kerjaya 2.0)及MYFutureJobs求職平臺應繼續實施,但政策制定者,主要是人力資源部,應更積極地與本地企業接觸,推動創造就業機會。

此外,正如國際勞工組織所強調的,世界不能也不應該把目標放在回到危機發生前的勞動力市場上。相反,政策制定者應致力於促進結構轉型,使之成為更具包容性、綠色、公平和永續的勞動力市場,為所有人提供體面的就業機會。國際勞工組織還預計,到了2030年,綠色經濟就能在全球範圍內創造2400萬個工作崗位,這表明政策制定者應進入綠色人才開發領域,並將綠色技能納入現有的大學學位課程。

3.社會保護改革

僱員公積金(EPF)強調,大流行也導致達到基本儲蓄門檻(到了55歲為24萬令吉)的會員比例大幅下降(從36%降至27%)。截至2021年9月,約有46%的55歲以下公積金會員的賬戶中只有不到1萬令吉的儲蓄。

隨著我國人口的預期壽命增加到75.6歲,而2011年是74.3歲,退休儲蓄不足的問題引起了人們對老年貧困的關注。因此,社會保護改革迫在眉睫。政策制定者應該研究引入類似於德國和北歐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在這些國家,有工作的人必須繳納醫療保險、長期護理、養老金和失業津貼。

(作者是馬大經濟與行政學院高級講師)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