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臉書彈出回憶帖子,提醒我在某個塞車的早晨是靠夕陽武士的《風》熬過了一小時半的路程。回想這幾年臺語似乎又熱了起來,從茄子蛋的〈浪子回頭〉煙一根根的點到娃娃魏如萱的〈你啊你啊〉大玩臺語;無論新起的美秀集團、柯拉琪或是成團已久的拍謝少年、閃靈,臺語似乎又悄悄跑進耳朵。
文:許蘇怡
ADVERTISEMENT
其實在大馬俗稱福建歌的閩南歌曲,在福建人佔多的華人社會中,一直是華語和粵語歌以外的主流中文歌曲。大量從臺灣引進來的福建歌,風靡了馬來西亞。〈愛拼才會贏〉、〈酒後的心聲〉、〈心事誰人知〉、〈歡喜就好〉、〈家後〉等,深深地印在許多大馬華人的腦海中。
作為籍貫金門,已是第三代土生土長的巴生人,臺語從小就在身邊。無論是電視上的影視歌還是生活裡的對話,臺語一直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從前的臺語在認知裡叫“福建話”,而所唱的“福建歌”也不是這樣的音樂型態。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上世紀的馬來西亞的華人深受港臺文化的影響,而我所在的巴生更是一個充滿“臺味”的地方。家中祖輩從前是看“王寶釧”、“楊麗花”、“葉青”等錄影帶打發時間,現在父輩則是收看“歡喜臺”的節目與閩南劇。在我家鄉的圈子,洪榮宏和黃乙玲就如同周杰倫和蔡依玲一樣;時至今日參加親戚喜宴,仍然會聽到長輩上臺唱〈一隻小雨傘〉。
閩南劇和選秀風潮
步入了千禧年時,Astro把閩南劇帶進馬來西亞;引入閩南劇不確定是不是Astro的首創,但能確定的是首部《意難忘》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熱潮。我天真地相信那是一個歷史性的文化輸入,因為那往後的幾年,至少在我所處的巴生市,大街小巷以及百貨公司你都能聽見孩童在唱閩南劇主題曲。
“福建戲”逐漸從一個時段,變成多個時段播放;電視臺也打造一個專屬的頻道,引進臺灣多個綜藝節目或是打造本土以“福建話”為媒介語的節目。其中,一檔以唱福建歌的歌唱比賽“歡喜來卡拉”,更是掀起大馬人唱“福建歌”的熱潮。當時江蕙、黃乙玲、陳雷、蔡小虎等歌手的作品頻頻流傳,本地臺語系歌手小鳳鳳、黃一飛亦人氣高升。
這場比賽不分年齡和種族,所以時不時也能看見印度同胞唱著〈追追追〉參加選拔。比賽從小鄉村比到大城鎮,再延伸到海外有全球版的“全球歡喜來卡拉”。當時大量的福建歌、閩南歌曲被傳唱,也再度把消沉下去的臺語歌手捧起來,這場選秀風風火火至少辦了九年。
長大後的自己轉移聽歌類型,不知道那股“颱風“是如何消失,不過近年的歌單越來越多令人驚喜的臺語歌,不知這股”颱風“會不會隨時又悄然而至?
合作伙伴 | 臺灣東協造音行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