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斯的“理性预期理论”搞不过网路世界和网购平台。网购平台没欺瞒消费者,他们只是用“极其复杂”的促销手法让消费者先犯糊涂,然后产生认知偏差,进而买一堆用不着的商品,所以只有理性行为才能战胜双十一节!
ADVERTISEMENT
双十一的凌晨钟声响起前,就无法估量全球有多少人口守在电脑前等着迎接双十一购物节。天还没亮,平头百姓就在各自社群网站中比划,谁谁谁花了多少钱买了八辈子用不到的东西。年复一年的到了明年的双十一,才记得去年双十一“买的货”还搁在阳台没拆封。先别拆,因为再过3刻钟今年的双十一就敲锣开盘了!
当然在欧美早就有“凶猛”的购物节,中国是迟至2009年11月11日,才由阿里巴巴旗下的购物网站举办名为“淘宝商城促销日”的促销活动。3年光景,2012年双十一的全日销售金额就超过美国的“网路星期一”,之后一直保持宝座直到今天。
2020年的双十一,阿里巴巴网上交易额高达4982亿人民币、老二京东2715亿人民币,还有老三老四老五老千老万呢?这说明了中国人真有钱了。今年,从北京捎来的消息说,今年双十一,多名富豪的资产也参与其盛被拍卖,包括房地产、飞机、名车、股票……,只要你有钱,什么东西都买得到!除了航母、火箭、大炮……
深一层探讨,中国人是疯狂购物而不是理性消费,一年的日子那么长,怎么非等到双十一前后的十来天抢货?担心好货卖完了?货品品质比较好?东西更便宜?折扣更多?都不是,绝大部分是网购平台弄一大套看不懂的促销手法和消费者“非理性行为”促成的。
中国官媒日前就已经放话,将会对付“调高售价再打折”、“连经济学家都看不懂的促销名堂”,凡遇种种不屑商业行为,就会持“家法”如此这般对付!
如今,双十一已经是全球化的全人类活动,如野火燎原。今年有超过220个国家的网路平台参与其盛,还有数不尽的实体店。“参赛国”超过东京奥运;参与人口?少说几十亿吧!只要手机、电脑上得了网,分分钟都会因为好奇的“一键”进去,“吃饵上钩”。
读过经济的人应该都听过“需求与供给”的经济学基本概念,也就是说产品的价格是由消费者需求与生产者供应决定的。但双十一购物节已经轻易巅覆了“供需理论”,因为消费者对产品没有急迫需求也会购买;即使生产者无限供应,价格也不会降下来;等到双十一过后,物流公司把货送到家门时,才来搥胸顿足,夫妻干架,互怼家门不幸!
所以说,非理性消费行为与消费者“羊群效应”成就了双十一的成功。
经济学中还有一个著名的“理性预期假说”(Rational Expectation Hypothesis),这个学说是假设民众对市场价格的预期是理性的。他们会充分利用各种管道收集资讯,然后才做出购买决定,简单来说,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不会犯上系统性(不可原谅的)的错误,即使有,也是不小心的随机错误造成。
一般来说,人的理性预期会等于统计学上的期望值。所以消费者理性预期的采购结果,与市场均衡供应的结果之间,亦即价格和产品的价值,不会出现系统性或是不可预测的偏差,也就是说买卖双方不会出现严重“货不对办”的认知误差。提出这个理论的卢卡斯还得到了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但卢卡斯的“理性预期理论”搞不过网路世界和网购平台。网购平台没欺瞒消费者,他们只是用“极其复杂”的促销手法让消费者先犯糊涂,然后产生认知偏差,进而买一堆用不着的商品,所以只有理性行为才能战胜双十一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这起爆炸事件突显了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的漏洞。这不仅是一场工业事故,更是一场关乎公共安全的警钟。政府和企业必须积极改善现有的监管机制,防止类似事故一再发生。
首邦市布特拉高原的国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泄漏并引发严重爆炸,造成500公尺范围的区域陷入火海,失控的火势影响至附近民宅。
雪州消拯局主任旺莫哈末拉扎里的文告指出,火灾源于国油一条500公尺的天然气输送管发生泄漏并引发爆炸。大火与住宅区只有咫尺之遥,消拯人员紧急疏散附近居民;国油子公司国油贸易有限公司(PDB)基于安全考量,暂时关闭布特拉高原附近的加油站。
有民众指出,早在三个月前就曾向地方政府投诉,亦即新建店屋的位置过于靠近天然气输送管道,存在安全隐患。而目前发生火灾的位置,正是之前投诉的方向。
这场震惊社会的国油天然气管线爆炸,不仅关乎财产损失,更涉及公共安全、城市规划、企业责任、新建住宅批准、天然气管道品质与安全维护与政府监管等多重问题。
天然气属于高易燃、高压输送的能源。如果管线发生破裂、密封系统失效,或输气压力异常升高,都可能造成严重事故。因此,无论是技术层面的检修维护、政府监管政策、管道与新建住宅区的距离都务必高度重视,才能防患于未然。
尤其是雪隆地区,天然气普遍使用,管线直通住家厨房,虽然便宜方便,但谁知道埋在地底的天然气输送管线是否安全?
历史经验:台湾高雄气爆的警示
2014年7月31日深夜,高雄苓雅与前镇区一条输送丙烯的管线气体外泄,导致严重连环气爆,埋在地底下的管道炸开一道长度约六公里的大坑,造成32人罹难、三百多人轻重伤、300余栋房屋受损。
台湾当局事后调查,这次事故的关键原因包括:管线年久失修,未能及时发现泄漏点;地下管线规划凌乱,工业用丙烯管线穿越人口稠密区;政府监管不足,相关单位发现异常时,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该事件显示,当天然气或其他可燃气体管线与人口密集区交错时,管理不善会带来严重后果。这为大马提供了重要警示:目前许多城市天然气管线分布广泛,若建设品质不佳、监管不力、维护不足,极有可能上演类似悲剧。
天然气管缐维护与居住安全共存
在这次事件中,国油的天然气管线是否按照标准进行定期检修是关键问题。参考台湾经验,天然气管道的检修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包括压力测试:用以检查管线是否存在异常压力变化,以防止爆炸风险;腐蚀检测,因为长期运输天然气会导致管道内壁腐蚀,需要透过超音波或内视镜检查管壁的完整;泄漏监测,利用感测器技术及AI侦测泄漏点,以便及时维修;施工质量检验,确保施工时没有偷工减料或存在设计缺陷。
这些检测若无法严格执行,必定埋下安全隐患。尤其是大马部分地区的天然气管道铺设时间较久,老旧设备更需频繁维护。如果这次爆炸与管道老化或检修不当有关,则说明国内天然气管线维护机制有待加强。
再者就是都市规划中,新住宅是否应避开天然气主管道?住宅区与天然气管道保持安全距离,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根据国际标准,天然气输送管线应与住宅区、商业区保持适当距离,以降低事故风险。然而,我国许多地区的都市规划“可能”未严格考量这一因素,导致天然气管道与人口密集区交错分布而存在风险。
从这次事件中说明,政府应考虑制定(修正)更严格的法规,参考国外标准,包括新建住宅与天然气主管道保持至少100公尺以上的距离,以防止不可收拾的灾难;制定天然气管道风险评估制度,确保新开发区域不存在潜在风险;在高风险地区建立天然气安全预警系统,让居民能及时在危险发生前迅速应对。
这起爆炸事件突显了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的漏洞。这不仅是一场工业事故,更是一场关乎公共安全的警钟。政府和企业必须积极改善现有的监管机制,防止类似事故一再发生。
政府应该从这次事故中汲取教训,全面检讨天然气管道的维护与监管标准,并强化施工品质要求。同时,都市规划政策也应纳入天然气管道风险评估,以确保居住安全。
正如台湾高雄气爆事件显示,任何基础设施的不当管理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若要避免类似悲剧,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加强监管与防范措施,确保所有人都能生活在更安全的环境中。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