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65對5”的絕對優勢下,IVM竟然輸給莫諾匹韋,讓英國MHRA批准了後者的上市?
ADVERTISEMENT
卻說曹操周瑜隔長江兩軍對峙,周瑜沒遵守SOP結果卒病,諸葛亮去看病。
孔明曰:“都督舌似覺無感否?”瑜曰:“然,已服ivermectin,全然無效。”孔明曰:“必須用molnupiravir以解之。另須理其氣;氣若順,則呼吸之間,自然痊可。”
可惜後來周瑜不聽勸,結果病情惡化,死前還仰天長嘆曰:“既生ivermectin,何生molnupiravir!”。
當然此神話因年代久遠已不可考,不過媒體這三天的文字中,卻可探出箇中端倪:
11月3日,衛生部的ivermectin(伊維菌素,簡稱IVM)臨床試驗結果出爐。這研究採用490位第二和第三階段的冠病患者,得出結果為“IVM無法防止病情惡化”。
11月5日,英國藥物及保健產品管理局(MHRA)批准了莫諾匹韋(molnupiravir)口服藥物,用於治療輕中度患者,預計11月底獲取美國藥廠默克(Merck)48萬份療程用藥,成為全球首個使用此藥的國家。
對比舊藥新用的IVM,莫諾匹韋這新研發藥物的研究數量,是遠不及老被吹棒成克冠解藥的IVM。據一由IVM支持者創建的網站(https://c19ivermectin.com/)的龐大數據統計,全球目前共有65個IVM臨床試驗報告(包括未經評審的),累積受試者人數49151名,當中多數研究都說“IVM有效”。
而莫諾匹韋的研究,只有五個,累積受試者僅2078人。
為什麼在“65對5”的絕對優勢下,IVM竟然輸給莫諾匹韋,讓英國MHRA批准了後者的上市?
有幾個原因。
(1)濫竽充數的IVM研究
c19ivermectin.com網站強調的其中一大賣點,就是研究和受試者龐大數量。但若閱讀這些報告,會發現太多低素質研究,受試者人數和試驗設計,是個中關鍵。這裡只談採用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黃金標準“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簡稱RCT),以及受試者超過200人、統計學上較能用作科學證據的研究,並分成IVM“有效”和“無效”兩組,來粗略比較各個研究和數據:
IVM有效預防感染/減輕症狀
** 埃及:304受試者(2021年2月《Journal of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Research》論文)
** 阿根廷:254人(5月6日上載Research Square網站,未經審核)、234人(2021年8月《American Journal of Therapeutics》論文)
IVM無法減輕症狀/防止病情惡化
** 巴西:717人(2020年10月《Travel Medi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論文)、1355人(8月6日加拿大McMaster University的Together Trial報告)
** 哥倫比亞:400人(2021年3月《JAMA》論文)
** 阿根廷:501人(2021年7月《BMC Infectious Diseases》)
** 孟加拉:363人(20215月《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論文)
** 馬來西亞:490人(11月3日衛生部的媒體公告)
依據以上數據,我們有理由質疑“IVM有效”的說法。再者,刊登那兩篇“IVM有效”論文的,都是學界素質較低的期刊,而刊登“IVM無效”的幾個期刊,都是水平較高的,比如《JAMA》就是其中一個期刊界龍頭老大。
(2)非同類型IVM研究的錯誤比較
將不同設計、性質的研究放在一起比較和統計,然後計算出“IVM改善預防感染達86%、改善初期症狀治療效果67%”,藉此宣揚IVM功效,是錯誤的。況且有些報告結論原本應是“無效”的紅色數據,但網站列出的卻是看似“有效”的誤導性綠色數字(比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哥倫比亞的數據)。
(3)採櫻桃(cherry picking)伎倆
例如,大馬數據裡,有3和10位分別來自IVM和安慰劑組的患者病逝,但因人數少而無法做出統計學意義的結論。這數字被該網站放大,導致出現前述誤導性綠色數字,卻同時特意忽視“IVM無法防病惡化”的證據。
(4)莫諾匹韋的報告
此新藥同儕評審報告只一個,受試者也只18人(引2021年8月英國University of Liverpool團隊發表在《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的報告),另四篇報告未經評審(例:2021年6月美國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團隊發表在medRxiv的論文)。但英國MHRA審核和確定了Merck藥廠RCT數據的可信和素質,從而決定下單;這數據主要提到7.3%(28/385)和14.1%(53/377)服用莫諾匹韋和安慰劑的患者病情惡化,也達致統計學的“顯著性差異”(significant difference)。
雖然目前數據大多都偏向“IVM無效”的科學事實,莫諾匹韋改變人體DNA的可能風險(引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團隊8月2日發表在《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的論文),卻也是醫學界應多加留意的。
我們需要的,是開放寬廣的胸懷,去接受既有的高素質科學證據。
千萬別學周瑜的狹隘心胸,不能容物,憑個人見證或主觀意識,去判斷這等公共衛生的重大政策決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