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點半在客廳聽“新聞報報看”,小外孫依偎在我肩上突然冒出一句話:“外公,這個家以後會有人住嗎?”
“不會,舅舅阿姨全在外,外公外婆老了就跟他們住,這個家給你住要嗎?”
ADVERTISEMENT
“不要,很骯髒,有鬼。”
好笑又好氣的回應,當下讓我心湖起伏。怎麼一個5歲的小男孩會如此排斥老家,肯定平時看多了殭屍片。看著他天真無邪的笑臉,今晚怎會突然傷感問了我這麼一句話?自己從未想過的問題像觸電似的僵硬,坐在沙發不動,腦海在思索一個問題:“人生最後的一個家在哪裡?”
聽老人說,人的一生最少會經歷3次的搬家,最後的一次入土為安才是落葉歸根。塵歸塵土歸土,沒有人可逃過死亡,有生就有死,這是定律。以前只要談到死,大家心怕怕,忌口怕衰運找上門,自瘟疫暴發後,每日新聞中知道世界各地死亡人數天天暴增,更有人死無葬身之地。在印度,連燒屍的木材已一木難求,在我國更一度一棺難求,火化還要排期等候,真叫人心酸悲嘆,世界變了樣。人生連最後的一個家也難了,只好飄屍恆河,四處為家,嗚呼哀哉。
回想25年前搬來這裡,孩子各個還小。依稀記得,他們為了爭坐新沙發、爭看大電視(當時29吋已是很大了)、爭睡最高層的床位而每天大吵大鬧。曾多次為了勸架,大動肝火打了他們。一轉眼,各個長大了,家裡的沙發已換了4套,電視已是65吋大屏幕加了個卡拉OK系統大喇叭,讓老爸可開懷唱歌賞樂。偌大的客廳已不再有人爭坐沙發、爭電視,只剩老爸一人孤芳自賞,自尋樂趣,偶爾小外孫與我爭看電視節目。
擴建後的老家有10個房間,兩個前後陽臺,孩子笑我為何要擴建得如此大間,如果是20年前,他們還可以天天玩捉迷藏,在陽臺與朋友開生日派對或月光會,現在已無用武之地,將來準會後悔。如今這兩個陽臺他們從未踏足半步,唯一的用途,是歲末大掃除可晾曬窗簾、床單。一年中只那麼三五天,石磚早已長滿了青苔,成了野貓的天堂。我不後悔,只是感嘆時間的飛逝,為何日子溜得快。
兒孫自有兒孫福
孩子長大自己也變老了,歲月的無情換來了另一段人生。每一站都有精彩的故事,只要隨遇而安,不怨天尤人,日子總會好過的,人也會知足常樂。人生路上,我們都是過客,每段旅程都會有終點,每個生命都會有盡頭,擁有再多的財富,也只是借用。為了生活大家努力打拼,賺了財富損了健康,留下眾多身外物沒福享用,卻成了兒女們失和的導火線,值得嗎?正如星雲大師所說 “人生要享用,不要享有。”
前陣子報紙每隔幾日內夾兩大墓園公司的廣告傳單,看得心動甚想投資。試探老伴的意見,沒想她非常排斥也罵了我頭腦有問題。後來不知何因,經朋友的開解加上疫情的加劇,她突然改變了想法,問我為何事情靜了下來。不是我靜,而是報紙裡沒了廣告傳單,想必他們生意火旺,應接不暇,沒空招生意了。
家不需要寬大,而是笑聲要多;家是進來後不想出去的地方;家是給孩子根的滋潤與能飛的翅膀。家更是心靈的避風港與安樂窩。我有一位友族朋友租戶,住不到3個月又搬家。問他何因,答是左鄰右舍難相處。原來夫婦倆前前後後搬了18次家,我佩服他們的韌性,只要住不滿意,扣完押金又另尋他處,難道不累嗎?
想到家,想到搬家,腦海不知怎的突然浮現人生“另一個家”。今晚心情沉重,想到以後再多不捨也終有一天要離開它。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今晚是否自己想太多了,忘了人生四然——來是偶然,去是必然,盡其當然,順其自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