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一种多元的概念。赚钱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且赚钱的目的,赚多少钱,以及用钱的方式,都有各别的学问,找到个中真意,钱才能协助充实人生。
大家都讨厌名女人范盈,以及房屋仲介林建良在网上的那一段笑贫的谈话,人人都为送餐员、电召车司机叫屈;于是,集体的怒气引爆开来,让两人道歉认错。
ADVERTISEMENT
这是一个好现象,显示大部分人了解贫穷不是罪恶,职业不分贵贱,还原了正确的价值观,也伸张了公众正义感。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然而,如果多加一点思考,范盈和林建良的错误,难道仅仅是污蔑了送餐员、电召车司机、卖鱼郎、义务消防员吗?
还有,他们是因为公众的愤怒而道歉,还是了解本身的错误而道歉?他们道歉的对象和方向是对的吗?
我并不想借题发挥,更不想揪住两名当事人不放。其实,他们也没那么重要,一个是哗众取宠,寻找聚光灯的生意人;另一个是未经世故,缺乏思考能力的年轻人。他们得到的挞伐和教训也已经足够,不需要多加一记乱棍。
只是,从这个事件看出去,真正的问题,并不只是批评和嘲笑一些低收入行业,而是他们表现了一种可怕的社会价值观;更可怕的是,这不只是范盈和林建良的想法,而是很多人都认同,而自己却不自知的思维。
这就是目前征服人心的所谓“成功学”。一个人是否成功,建立在他能否找到很多钱,拥有多少间屋子,开什么汽车,银行户头有多少个数目,而且,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迅速堆砌起这一些名利,才能不枉此生。
以前当然也有这种现象,但是,过去人们即使有这种念头,也多数保留在心底,或私下分享,不至于张扬。然而,现在只要打开脸书、YouTube,以及各种社交网站,都会出现一群“导师”,告诉你必须当一个有钱人,以及如何成为有钱人;间中,他们还会以自己为例子,说自己以前多穷多苦,后来找到了门道,一步登天的成为有钱人,过着富裕快乐的生活。
然后,他们开始售卖致富的课程,或者邀你投资入股,一起发达。
而我发现,这些“导师”之中,不乏像是林建良这种20几岁的小伙子,以及说话伶牙俐齿,内容却肤浅夸张如范盈者。
这已经是一种风气,而且随着网络时代,冠冕堂皇的登堂入室,吹进社会每一个角落。
“导师”们推销在最短时间内如何赚最多的钱,而从各种网课的叫座,各种投资产品的热络,乃至导师成为名流获得追捧,已经蔚为风气。
人们趋之若骛,但缺乏思考这些致富途径是否经得起考验,更不会置疑这种以赚钱发达为人生目标的成功学,是否缺乏了生命的养分。
范盈和林建良只是众多导師中的两人,而在出事之前,他们也吸引不少的追随者(至少是范盈)。如果这一次不是火力太猛,进行人身攻击,相信也不会有人批评他们在宣扬错误的价值观。
而他们诋毁低收入群体的用意,其实就是强化这种急功近利,以发达为人生目标的价值观。
这种思维在大马华社愈来愈普遍,特别是年轻世代,物欲强烈,生活历练不足,也缺乏文化根基,更是一股脑儿的陷入这种“成功学”。只念到中一,没有专业能力,年龄20出头的小伙子,都可以教导群众如何迈向成功人生。
当然,金钱不是不重要,而是的确重要;但是,金钱和物质不能作为人生惟一目标,也不是成功的惟一标准。况且,致富没有捷径,不是报名网上课程和加入投资集团就可以实现。
成功是一种多元的概念。赚钱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且赚钱的目的,赚多少钱,以及用钱的方式,都有各别的学问,找到个中真意,钱才能协助充实人生。
真正的富裕者,不会说他们赚了钱而幸福,而是告诉大家,他们把赚到的钱发挥在适当的用途,才带来真正的幸福,也扩大了生命的意义。
星云大师没有一栋自己的房子,而在世界各地盖了佛寺和道场,丰富人们心灵,协助弱势群体,谁敢说大师不成功?
不见得要有钱才能成功,而是每一个人都要寻找属于自己的成功,包括让自己和家庭衣食无忧之外,自己的才能得以发挥,实现理想和抱负,也能够把关怀范围扩大,协助弱势群体,进而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而笑贫的背后,是修养和思维的极度贫乏,这才是真正的贫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