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的貶低自己部長和國語的地位,在外國人看來,或許才是丟臉之事。
ADVERTISEMENT
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與一名印裔警官閒聊,該名警官已經服務了超過30年,並且能夠說得一口流利的馬來文;然而,每當他在法庭上作供的時候,皆會使用其母語、也就是印度語作供,再讓法庭翻譯將其翻譯成馬來文。
他解釋,這是為了避免使用不精準的詞彙表達案發過程,從而造成任何法律上漏洞。所以,他每次上庭都會使用印度語作供。
還有一名國際企業高管,幾乎所有的日常工作都是使用英語進行,但他在看醫生的時候,都會盡量選擇華裔醫生,以便可以使用母語——華語來表達身體上的症狀,方便醫生精準判斷病情、對症下藥。
顯然,在不同的場合,使用母語的表達是有必要和普遍性的。
環境及水務部長端依布拉欣上週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以國語發表3分鐘演講,掀起網民褒貶不一的回應。
大部分華裔網民紛紛指責端依布拉欣丟臉丟到國際去,有者甚至要求無法掌握國際英文水平的部長應該躲起來,不應代表大馬在國際會議上發言,導致國際代表對大馬印象變差。
相較而言,大部分的馬來網民則普遍讚賞端依布拉欣在國際上使用馬來文發言,以讓更多人認識大馬的國語,併為此感到驕傲;國會上議院主席丹斯里萊士雅丁也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祝賀端依布拉欣在國際峰會上使用國語發言,讚揚端依布拉欣響應了“語文是國家的靈魂”之精神。
英語作為國際語言,當一個國家領導人在國際會議說英語,的確會讓交談變得更親切,也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大部分國家領導人在發表正式演辭時,都會盡量使用各自的母語發言,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情況,也是為了可以更加精準表達自己的原意,避免訊息傳達錯誤。
況且日前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現場,亦準備了翻譯,所以端依布拉欣使用國語演講,並不會造成在場的代表無法理解其演講內容;而值得一提的是,出席會議的中國代表,亦在其中一個發言環節中使用華語發言,卻沒有引發任何爭議。
所以這個事件中,我們不是更應該關注端依布拉欣的演講內容,如何顯示出馬來西亞對於兌現全球目標氣候變化行動的承諾和努力,而非其使用的語言嗎?
為什麼大馬人民會覺得在國際上用馬來語來演講是有失身分的事情呢?
無可否認,我們可能會對於一些政治人物有所不滿,但卻不應將對政治人物的不滿延伸至國家層面。
一些網民們對於這件事情的過度謾罵,已經超出了討論範圍,甚至有貶低了馬來文作為國語地位之嫌。
政治領袖可以不斷更換,但作為大馬人民,卻是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一味的貶低自己部長和國語的地位,在外國人看來,或許才是丟臉之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