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實際應用的考量,馬來語的掌握也確實能幫助我們與友族建立情誼。如果大家都雞同鴨講、詞不達意,試問雙方的關係如何能進一步發展下去?
ADVERTISEMENT
馬來話的使用近來成為了民眾熱議的課題。人們先是議論馬華候選人梁慧瑩的馬來口語能力,後是揶揄部長端依布拉欣在國際峰會使用馬來語。由此看來,馬來會話能力是否重要、在什麼場合下使用具有價值,在不同的人心中都有一套不同的標準。
此文,我們姑且不去論斷這兩個事件。反之,讓我們以身為華裔的角度進行反思,自己如何去看待馬來文的學習和使用?
筆者依據人們對馬來文的態度與喜好程度,粗略地分出3個類型。第一,看重並喜歡馬來文;第二,看重馬來文,不見得喜歡;第三,輕視馬來文,也不想學習。如果我們仔細端詳這3個類別,背後所代表的至少有3種觀念或態度。當然,以上過度簡化的分類純屬用作討論的用途,並無法細分或準確代表不同的人士。
首先,看重並喜歡馬來文的華裔大概只佔少數。他們可能是受到特定馬來環境的薰陶,如從小接受國小教育,又或是居住在馬來人居多的社區。例如,許多來自東海岸的華人,普遍上都能說得一口非常流利的馬來話,也和馬來人的關係較好。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士對馬來文的熱愛,是出於對語文掌握的滿足感;又或是出於對馬來文化的欣賞與認同。
反觀,第二種類別則反映出實用主義的特色。掌握馬來文,純粹是為了升學教育、工作或生活溝通上的需要。筆者自認是第二類型,相信也是眾多華裔的狀況,這並沒有什麼好羞恥的。問題是你看重馬來文,有沒有把它掌握得好?如果沒有,你將會錯失許多寶貴的機會。
除了實際應用的考量,馬來語的掌握也確實能幫助我們與友族建立情誼。如果大家都雞同鴨講、詞不達意,試問雙方的關係如何能進一步發展下去?
南非國父曼德拉(Nelson Mandela)有一句名言,大意是“你如果用對方能明白的語言來說話,它將進入對方的腦袋。如果你用對方的母語來說話,它將進入對方的心坎。”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是先讓友族來學習華語?理由很簡單,因為馬來文是國語!
至於選擇輕視馬來文者,則沒有看清自己身為馬來西亞公民的身分,也對國家沒有足夠多的歸屬感。他們除了漠視馬來文的實用價值外,有者還刻意去貶低馬來文或馬來文化的地位。針對這一點,孟子以“敬人者,人恆敬之”作為我們的提醒。唯有懂得敬重他人,才能換來他人的敬重。
其實,我們無需迫使自己去喜愛某個語文,就像馬來人未必就喜歡馬來文,華人也未必喜歡華文一樣,一切順其自然就好。然而身為馬來西亞人,我們就有義務掌握好國語。人們對梁慧瑩或端依布拉欣的評論,或多或少反映出他們看待馬來文的態度。在批評他人之時,我們也應該同時檢視自身的態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