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焦慮症,就是字面意義上所看到的,因為分開、離別所產生的焦慮症,而這種焦慮症不只是出現在人類,動物也會有分離焦慮症。
我們或許不知道,原來我們比想像中更早感受到什麼是分離焦慮症。心理治療師指出,嬰兒7個月之後就有分離焦慮症,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認人”,熟悉的人不在視線範圍就會鬧情緒,這就是分離焦慮症的表現。
ADVERTISEMENT
這種心理反應,也可以在動物身上看到。養寵物的人應該經常看到這種戲碼上演,當要出門時寵物都會以依依不捨的眼睛望著自己,反應更激烈的甚至在主人離家後就會主演“破壞王”,以行動來宣洩自己的焦慮情緒。
隨著疫情緩和,上班的迴歸職場,上學的重返校園,過去一年多的朝夕相對,如今要重新調整生活方式,分離焦慮症也伴隨而至,無論是小孩或寵物。這種情緒需要去處理嗎?還是讓時間去解決?
報道:張露華
攝影:陳世偉
臨床心理治療師李雯怡表示,不只是小孩,即使是成人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心理上的安全感都會動搖,所以家長必須理解與接受孩子這種不安的心理,也預料到孩子會哭鬧,因為對四五歲的孩子而言,他們的腦海裡是沒有時間與空間的概念,他們的大腦是未發育成熟的器官,看到就有,看不到就等於沒有,家長要意識到孩子的這種想法,接受並做好準備。
她解釋,嬰兒7個月大之後就會有分離焦慮症,會感到緊張、害怕,這是正常的心理狀況,所以當他們第一次離開熟悉的人,去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他們就會感到不安。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她認為,要重返職場的家長,無論是讓孩子重返校園,或者把孩子交託給保姆照顧,都必須先給孩子做心理建設,避免他們產生分離焦慮症。
“如開學,有的孩子抗拒去上學,我們必須先了解他不願意去學校的原因,是否因為離開安全環境而不想去,還是其他原因。”
因此,她建議家長在開學之前先給孩子打“預防針”,開學前一兩週就開始調整孩子生活習慣,如早睡早起,不斷向他灌輸要去新環境的概念、新環境會有什麼東西,讓孩子有心理準備,屆時就不會這麼害怕。
“開始時他們會有哭訴行為,所以要先給他們建立安全感,若可以的話開學第一天就陪伴他們;若半天就要離開,也必須跟孩子說好之後會來接他放學,讓孩子不至於因為看不到父母而焦慮。初入學的孩子不妨讓他們帶一樣覺得有安全感的東西上學,如玩具或手帕之類,提高他們的安全感,讓他們更容易適應新環境。
“即使是送去保姆家也一樣,必須給他們先熟悉保姆家情況,開始時可能一週一天,之後再慢慢增加天數。當孩子不再抗拒之後才交託給保姆,不過在首幾個星期家長還是要觀察,這是一個適應過程。”
李雯怡提醒家長,要以安撫方式對待孩子,儘量減少恐嚇方式,如“你再哭就……”也要減少用欺騙的方式,如“你乖的話我就帶你去……”對孩子許下的承諾就要遵守,否則會動搖他們的安全感,對新環境更加不信任。
孩子要適應新環境,大人也要適應新常態
專業於兒童心理評估輔導與治療的李雯怡表示,孩子一般不會抗拒到學校,只是需要預先給他們心理準備,他們的害怕與焦慮情緒就不會出現或減少。
她直言,在過去接近兩年的行動管制,有很多父母因為長時間與孩子相處,加上居家辦公,面對很多壓力與挑戰,但也有很多父母表示非常珍惜這段時間,可以好好經營親子關係。
新常態之下,父母對於要把孩子交給保姆照顧或重返校園,除了分離焦慮症,還有疫情下的標準作業方式,如戴口罩、勤洗手等等,令父母更加焦慮。同樣的,孩子在克服了不安全感之後,就很快融入新生活,但畢竟錯失了一年多的學習或成長時機,體力活動不夠,對心智成長或許有少許影響,所以父母需要觀察孩子的發育進度。
孩子要適應新環境,大人要適應新常態,父母如何確定孩子是否鬧情緒,還是真的有分離焦慮症?
她說:“家長可以從觀察孩子入手。孩子的情緒出現問題時,會通過行為來表現,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強,所以會通過鬧脾氣、肚子痛、不舒服等行為來逃避一些事情,或者經常咬手指、搓手、難以入眠、尿床、發噩夢等,有的孩子則相反,變得很安靜,不愛吃東西,睡不好。”
當孩子出現以上症狀時,要視乎輕重程度來處理。如果是自然合理的頻率,則不需要擔心,一段時間後就會消失。但如果一天好幾次都有這樣的行為,影響孩子的生活,甚至是一週3天以各種原因不去學校,情緒行為增加,家長就必須正視孩子的焦慮行為。
“無論是哪一種症狀,家長都要觀察大概2至3個星期,找出他們害怕的原因。一般來說,分離焦慮症是短暫的,會在轉換新環境的首3個月會出現。”
“穴居症候群”害怕迴歸社會
李雯怡也直言,隨著大家陸續恢復上班、上學,的確也接到很多個案,大部分都是五六歲的孩子拒絕上學,父母覺得要趁早處理就帶孩子來見她。
從治療個案中,她發現大部分不願上學的孩子,都是因為過去一年多在家的日子很舒適、自在、熟悉,如今重返學校覺得學習有壓力而抗拒上學,家長一定要提前給孩子做心理準備,即使是重返學校也是一種新環境,有很多不確定性,所以必須讓孩子重新認識這個地方。
其實,不只是孩子有焦慮症,父母也會有,除了分離焦慮症,也擔心重返職場、學校的疫情風險,好些來尋求治療的家長都是因為非常擔心上幼稚園的孩子。
重返職場的上班族除了要擔心職場染疫風險之外,相信不少人也有了一個新狀態,那就是“穴居症候群”(Cave Syndrome)。
“穴居症候群”不是正式的心理診斷,是在美國COVID-19防疫發展過程發現的現象,出現在疫情控制中心宣佈解封或降級,人們可以開始從事之前被管制的活動後,有些人並沒有因此感受到放鬆或自由,反而對於要回到社會陷入焦慮或害怕,美國醫學博士Arthur Bregman就稱之為“穴居症候群”。
另一位美國精神病學教授Alan Teo也提到,當我們經歷一段長時間的疫情隔離生活,就會開始發展出習慣戴口罩、保持身體距離以及低接觸社交互動的“疫情應對模式”。而解封的宣佈會讓人們掙扎於是否要調整這套“疫情應對模式”,從已經習慣的模式再調整到解封后的生活,對不擅適應改變的人群來說是一件辛苦的事,這也解釋到為何解封后反而出現更多陷入焦慮的“穴居綜症候群”。
行動管制解封,但疫情未解除致使人們更焦慮
美國心理學會在去年10月發表一份“2020年美國壓力:一場全國性的心理健康危機”調查報告,就疫情對長期身心健康的影響發出警告,美國人面臨著第二次大流行,即使在病毒的物理威脅得到解決之後,這種大流行仍將持續。
調查結果顯示,由於無法以健康的方式應對大流行壓力,身體健康可能正在下降,包括體重增加或減少,需要喝更多的酒來應對壓力或者睡眠不足。父母、必需行業工人、年輕人和有色人種尤其如此。報告也指出許多成年人難以管理壓力源,包括悲傷和創傷,並可能導致重大且長期的個人和社會後果,包括慢性病和其他。
李雯怡表示,“穴居症候群”並不是新鮮事,應該是說每一次嚴重疫情過後都會出現的症狀,最近一次應該是1918年流感大流行。
1918年流感大流行也稱為“西班牙流感”,發生在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間,暴發異常致命流感,造成當時世界人口約四分之一的5億人受感染,全球有2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是人類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之一,僅次於黑死病。
李雯怡解釋,當時還沒有“穴居症候群”這個名詞,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創傷後遺症,而受影響的群眾包括成人與少年。
她表示,大流行解封后,人們必須重新與人接觸而產生隱憂,尤其是當前疫情未完全解除,心情更是焦慮。美國心理學會的調查報告更指出,49%的美國人都出現“穴居症候群”症狀。
引發“穴居症候群”的3個原因
她分析,引發“穴居症候群”的原因有3方面,分別是:
●習慣──當我們已經習慣居家辦公,人事關係減少後,如今又必須重新適應新環境,生理自然反應就會產生恐懼或抗拒。
●風險評估──雖然疫情已經緩和,但還沒有完全受控制,還是必須遵守防疫指南,會擔憂如何守住防疫線。
●社交習慣──疫情之前,我們的社交生活非常活躍,但一年多下來的居家生活,改變了我們的社交習慣,如今我們要恢復社交,難免會感到擔憂,尤其是那些社交本來就不活躍的人,穴居症候群症狀會更加明顯。
李雯怡表示,穴居症候群的症狀,包括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莫名的害怕,外出本是開心的事情卻開心不起來,外出後心裡非常不安,覺得生活沒有回到疫情之前的自在感。
“這是因為疫情動搖了我們的安全感,但從另一方面來想也未必不好,我們懂得嚴守防疫措施,確保安全,只是我們要懂得分辨這種焦慮症狀輕重之分別。”
處理焦慮症2大原則:局部與小步適應
她透露,處理焦慮症有兩大原則,就是局部與小步適應,先了解自己為何會興起焦慮的情緒,如果是擔心回到職場的染疫風險,可否與老闆討論一週回來工作3天,之後再慢慢適應及增加天數至恢復正常。
“當朋友或同事邀請外出聚餐,內心未準備好,就勇敢地拒絕,等到自己有了足夠信心後才赴約。這些小步適應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融入新常態,最重要是給自己一些時間與空間,讓自己在沒有壓力情況下逐步適應。”
她表示,一些人並未察覺自己已經出現“穴居症候群”症狀,只是身體的直接反應令自己察覺不正常,聊開之後才知道問題所在。
不過,她重申,焦慮是很合理且自然的生理反應,是我們對風險過度分析所產生的焦慮,因為我們都比較注重將來未發生的事情,儘管這些想像未必成真,卻似非常真實,這都是提早擔憂,預測負面未來所致。
為了避免產生焦慮感,她建議大家先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在可維持安全感的範圍內逐步擴充,先從低風險活動開始,小步適應到局部走出來,最重要是不要影響自己的生活。
“很多人會擔心自己若拒絕社交,別人會用異樣眼光看待,而漠視自己的感受。其實只要慢慢突破就可以,不要勉強,如果不安感越來越嚴重,就要重新調整或尋求治療。”
李雯怡表示,其實,每一次發生大事故或疫情後,人們一定會產生焦慮情緒,只是過去資訊不發達,焦慮情緒只出現在發生過大流行的地區或受影響的人。如今網絡發達,接收太多資訊會令人越來越怕,所以要懂得選擇資訊,減少影響心理情緒的資訊。
“同樣的,也因為資訊發達,接觸到更多知識性的資訊,焦慮感會較少,所以視乎我們是如何去分析這些資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