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2日訊)林耀君曾是深陷毒海里的吸毒者,他18歲開始沾染毒品,一度陷入焦慮抑鬱,甚至經歷試圖自殺,最後看到家人為自己受累,幡然醒悟;在29歲那年,他決心痛改前非,進入戒毒中心戒毒。脫離毒海逾10年的他,如今在關懷協會工作,並以自身的經歷,輔導及協助其他身陷毒癮的人重獲新生。
“在那段期間(吸毒的日子),我的家人因為我而承受極大壓力,我母親甚至用頭撞牆傷害她自己……說不願活下去……這件事至今依然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時刻提醒我不能再沾染毒品。”
赴隆就學誤交損友
說出這番話的是現年44歲的林耀君。他出生於霹靂太平,18歲那年前來吉隆坡就讀學院,也是在那時候,他的人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他在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回憶道,自己從一個熱愛運動熱愛生活,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變成了一個終日與毒品為伴的人。
“那時我才18歲,剛進入學院就讀,結交了新朋友,也就是在那時誤交損友,大麻、派對、喝酒、賭博這些事,變成了我的生活。”
在結束學院的生活後,林耀君踏入社會從事資訊科技方面的工作。他吸毒的次數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頻密,從一開始的一個月一次,到一個月兩次,一個星期一次,最終幾乎每隔幾天就需要吸毒。
長期吸毒 變焦慮抑鬱
與毒品為伴的生活,導致林耀君對家人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家人避開親戚朋友,親戚朋友慢慢也知道了他吸毒一事。
“我家人嘗試幫我戒毒,但我性格頑固,他們勸不動我,我甚至告訴他們,我自己可以幫自己戒毒。”
當時的他因工作關係,而前往柬埔寨,身在異鄉的那段日子,他吸食更多種類的毒品,伴隨他的有K仔、馬丸、可卡因及搖頭丸等等。
因為長期頻繁吸毒的關係,使得他整個人變得焦慮抑鬱。
戒毒屢失敗 曾想要自殺
雖然想過戒毒,但屢屢失敗,林耀君的腦海中甚至出現自殺的念頭,第一次是想過從高樓一躍而下,第二次則是服用過量的毒品。
他說,如今回想起那瞬間,在他想要了結生命時,潛意識聽到有聲音阻止他。
在那之後,林耀君儘量控制自己,不去碰毒品,當時“最佳記錄”是一個月沒碰毒品。
他坦言,然而,最終還是失敗了,一個月後再次陷入泥潭,情況比之前來得更糟糕,毒癮似乎更深了,身心備受毒品的折磨。
“那時候,我知道我再也無法控制自己不去碰毒品。”
選擇入戒毒所接受療程
林耀君說,母親得知他的情況後,每日以淚洗面,甚至用頭撞牆傷害她自己,對生命失去期望,她無法理解為什麼熱愛生活和熱愛運動的兒子,竟成了一名吸毒者。
“我父親責罵我,我弟弟目睹我所經歷的一切。”
直到2006年,在毒海浮沉了11年後,林耀君決心痛改前非,選擇踏入戒毒所。在抵達戒毒所的第一天,他的頭髮被剃光,然後被安置在一個獨立的小房間。
他說,該獨立的小房間只能容納一人,設有廁所,當時被安排在那裡待上一段時間。
對他而言,當時的生活完全失去了自由,蠻掙扎的,他也深刻體會到,戒毒需要極強的意志力。
從獨立小房間出來後,他就繼續其他的戒毒療程。在那裡的生活,所有事情都是被安排好,這是為了讓戒毒者有紀律。
“我非常想家,最初數個月,我幾乎都是哭著入睡的。”
吸毒也傷害了家人
在戒毒所的那段日子,林耀君見過許多的戒毒者,他深刻意識到,吸毒不僅是對自己造成傷害,實際上也影響了身邊的人,尤其是家人。
“只要家裡有一個人沾染毒品,對於整個家庭而言是非常艱辛的。”
林耀君說,他當時是幸運的,該戒毒中心的人員和義工常常鼓勵他,弟弟也一路給予他支持。
在經過大約兩年的戒毒療程後,林耀君脫離了毒海。
留下來助其他戒毒者
林耀君當時並沒馬上離開戒毒所,而是留在那裡1年多的時間,以過來人的身分,幫助正在接受戒毒療程的人士。
在2009年,他獲得機會在馬來西亞基督徒關懷協會(Malaysian CARE)工作。這是一個非營利及非政府的基督教機構,不分宗教或種族幫助有需要的人。他主要處理監獄、毒品與愛滋病相關的事務。
在2013年,林耀君與在工作中結識的太太步入婚姻。他坦言,太太對他過去的背景是知情的,但仍然給予他機會,並接受他。
如今生活已步入正軌的他說,自己經歷過戒毒的那段日子,因此他希望用自己的經歷去勸告大家不要沾染毒品。
推動“YouTurn Project”助前罪犯重生
目前,林耀君正在推動馬來西亞基督徒關懷協會一個名為“YouTurn Project”的項目,旨在激勵以及為改過自新的前罪犯重建生活。
他說,希望社會各階層可以改變對這群體的看法,幫助這群體重新融入社會。
他指出,此項目主要有3個核心價值,分別是促進前罪犯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平等機會、意識到家庭調和對前罪犯的重要性,以及鼓勵社區接受前罪犯重新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