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雨季來臨,我國人民難免又要擔心會發生閃電水災。亞太科技大學(APU)的學生為此提出一個解決方案,希望能幫助水災黑區的居民避難。
尤迪斯特拉(Yudhishthra S Sugumaran)、李浩俊、蔡宇恆和鄭瑋琦都是軟件工程學生,他們組成“SwiftBeacon”隊伍,共同設計出一個能夠跟網民互動的網站原型。這個網站能讓民眾及早知道水位高漲,並在撤離災區時迅速得到救災中心的救援,以保住生命及財物。
ADVERTISEMENT
憑著這個作品,這支隊伍今年10月在2021年賽萊默學生編程馬拉松比賽(Xylem REACH Student Hackathon),擊敗數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登上冠軍寶座,贏得4000美元獎金。這項比賽是由美國水源處理技術公司賽萊默主辦,各國參賽者必須一起編程,設計以軟件為基礎,能夠解決全球水源問題的作品。最終,SwiftBeacon成功用一段6分鐘的短視頻贏得評審團的青睞。
SwiftBeacon隊長:希望成水災區“燈塔”
隊長尤迪斯特拉說,他們是以Figma工具來設計這個作品,而隊伍之所以取名“SwiftBeacon”,是因為他們希望這個網站能夠及早預警,為水災黑區的居民發揮“燈塔”的作用。
在水災黑區,居民通常最關心的問題是撤離時間是否足夠以及救援是否及時。因此,SwiftBeacon的設計專注於解決這些問題,他們在作品中融入擴增實境(AR)模具,欲達到的第一個目標,是通過網站及早通知居民潛在的水災熱點,同時列出一張清單,告訴他們可以前往哪裡避難。
SwiftBeacon也利用人工智能達到第二個目標,即提供居民經過整合的信息,好讓他們瞭解所在之處是否可能淹水。接著第三個目標,是提供概要圖給有關當局,以便這些機構能夠判斷哪些居民正面臨風險,以及他們所面臨的風險級別。
尤迪斯特拉(19歲)來自吉隆坡孟沙,畢業自吉隆坡美以美男子中學,目前在APU就讀信息與通信技術文憑課程,專修軟件工程。這位隊長累積了5次編程馬拉松的實戰經驗,善於利用每位隊員的長處,這也是SwiftBeacon致勝的因素。
僅有2天製作原型
李浩俊與蔡宇恆跟隊長是同班同學,同為19歲,他們倆負責調查目前的水災防範系統究竟有哪些不足之處,然後循此設計網站原型。畢業自雪州蒲種市中心國中一校的李浩俊主要負責設計使用者介面(UI),前後總共花了3天半做設計草圖,在第四天完成整個原型。巴生武吉丁宜國中校友蔡宇恆說,他們實際上只有兩天時間製作原型,所以這個過程可以說是既緊張又刺激。
來自怡保的鄭瑋琦(19歲)是培南獨中校友,目前在APU攻讀軟件工程(榮譽)理學士課程。她擅長平面設計,在此次比賽主要負責解說。
編程過程中,SwiftBeacon對照聯合國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不斷校正他們的解決方案。他們想要達到其中3個目標:
·目標11.5——減少水災的受災人數
·目標13.1——加強抵禦和適應自然災害和氣候相關災害的能力
·目標13.3——加強預警等方面的教育和宣傳,加強人員和機構在此方面的能力
更多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