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总编时间

|
发布: 8:00pm 24/11/2021

总编时间

跨州

政治人物

曾毓林

卫生总监诺希山

双溪毛糯医院

新闻方向和焦点

曾毓林.外行與內行,官方與專業,讀者要懂選擇

曾毓林

在馬來西亞,礙於有關當局的“密切關注”,很多新聞重點往往只藏在文字後面,讀者必須懂得在兩行之間讀出第三行來。

ADVERTISEMENT

外行人與內行人的人話,我聽內行人的話。與專業人士的話,我聽專業人士的話。

可能是被限制行動太久了,大家都渴望開放和允許,甚至到了“凡阻擋我者皆杞人憂天”的地步。所謂“忠言逆耳”,這是最好的詮釋。

原以為開放只是讓大家進行必要的活動,每個人依然需要保持最高戒備,但國人似乎誤解“開放”的本意,認為既然開放了,意味疫情受到控制,且大部分人注射過防疫針,大可不必再過度緊張。於是,休閒區開始出現密集人群、防範措施也顯得隨隨便便。

各大媒體的新聞焦點也轉移到其他更矚目的課題,因為冠情的新聞已經失去新鮮感,讀者也麻木;即便是愛湊熱鬧的社交媒體也對冠病新聞不感興趣。顯然,全民已對疫情鬆弛下來。

翻開報紙,儘管疫情消息已不復往日令人激動,但真正懂看新聞的人依然看得出很多瀰漫著煙硝味的警訊。

譬如,衛生總監諾希山於11月16日說,全國基本傳染數回升到1,儘管第一和第二階段的患者沒有顯著變化,但第三至第五階段的患者都逐漸增加。讀者要看明白:“第一和第二階段沒有顯著變化”,即是說“依然維持嚴重”;“第三至第五逐漸增加”,就是指“這更嚴重”了,綜合起來:確診現象依然是在惡化中。

雙溪毛糯醫院一名醫生也發文說,加護病房又住滿了病情嚴重的確診者。醫生的貼文不到一小時即被勒令撤文。這新聞讀者更要看明白:“為甚麼醫生的提醒被要求撤文?還有多少醫生的憂慮和提醒被消音?當局只想群眾看到甚麼,以及不想群眾看到甚麼?”

在馬來西亞,礙於有關當局的“密切關注”,很多新聞重點往往只藏在文字後面,讀者必須懂得在兩行之間讀出第三行來。

官方公佈的每日確診數字有下降的趨勢,令國人安心不少,同時也讚揚政府抗疫有方。不過,也有人提出是否“篩檢少了,所以呈報的確診人數也跟著少”、“ 因冠病而引發併發症死亡的人數,死因歸納為併發症,不歸為冠病致死,所以死亡人數並不真正足以顯示實況”,這些憂慮都在等官方給予透明化的解說方能真正安撫民心。

數據會說話,但數據也可以被美化或用不同的演算法出現不同結果。不同崗位的人期待看到不同的數字,於是冥冥之中似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縱著。懂得看新聞的人不難看出,同一個事件或數據,不同官位或不同崗位的人詮釋的角度都不同──是否報喜不報憂或者是“只說一半,不說另一半”,讀者要心裡有數。

所以,聰明的讀者在閱讀每一則消息,除了看當事人說甚麼,也要了解當事人是處在甚麼官位,才能判斷是不是官腔。

諳新聞運作的人都清楚,新聞方向和焦點可以被“引導”,熟網絡媒體的人更明白,這現象早已經變本加厲成:新聞可以被捏造。盡信書,不如無書,讀者也要提升自己閱讀新聞的智慧與能力。新聞可以繼續看,但當事人向媒體講的話卻不一定完全誠實──而新聞處理上,記者只是“轉述者”,不能擅改當事人的說話內容,讀者需懂這運作流程,最安全的做法“看新聞要看兩邊的話,不要只是看單方面之詞”。

關於冠病疫情的各種新聞,讀者除了看“官方新聞”,不妨也多聽專業人士怎麼說。

而我自己,政治人物與前線醫生的話,我是比較相信前線醫生說的話。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