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陣不應該對他們在甲州選獲得三分之二優勢而狂妄自大。
ADVERTISEMENT
國陣在甲州議會28個議席中贏得21席後,重新獲得人民委託。上屆第14屆全國大選,國陣只贏得13席,未能組閣。希盟只贏得5席,而他們在上屆大選則贏得15席。國盟贏得2席。這場勝利對國陣意義重大,因為他們不僅從希盟手中奪回甲州,還在甲州議席中拿到了超過三分之二議席。這顯然可以穩定先前因內亂而出現分裂的甲州政府。事實上,這也是馬六甲人希望看到一個穩定的政府,以便集中精力解決疫情和國家經濟復甦的問題。
需要觀察的一件事是,國陣在甲州大勝的影響在多大程度上轉化為全國政治觀點,尤其是在2023年屆滿前可以隨時舉行的第15屆全國大選。在我們觀察這種情況之前,我們還必須瞭解整個甲州選的結果。國陣這次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陣的有效策略和規劃,尤其是確保所有國陣支持者和忠實選民都出門投票。
選委會宣佈的投票率為65.85%,低於上屆第14屆全國大選的86%,即少了20%選民。造成這種情況的其中一個因素是對冠病疫情的擔憂,大多數支持希盟的遊子選民沒有返鄉投票。總的來說,國陣獲得12萬2741票(佔總票數的38.41%),而希盟獲得11萬4457票(35.81%),國盟則獲得7萬7731票(24.32%)。獨立候選人和其他政黨僅獲得4651票(1.46%)。
出現三角戰後,勝率低確實在意料之中。有趣的事是,希盟與國陣的得票率差距僅為 2.61%,但國陣卻因選區劃分因素贏得了三分二州議席。事實上,國陣贏得的議席中,有11席的多數票少於1000票,其中4席甚至少於500票。以最少多數票獲勝的是實甘州議席,只有79票。
然而,如果我們考慮到總共有49萬5196名註冊選民,國陣實際上只獲得了25%選票,而希盟獲得了23%選票,國盟則獲得16%選票。其餘的由獨立候選人和其他政黨獲得,包括廢票和沒有歸還選的選票。有17萬5507人沒有投票,幾乎相當於35%。民主的意義解釋了不投票者和投票選出人民代議士的人是一樣的。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國陣僅獲得總票數的25%,就贏得了甲州選的三分之二議席。如果投票率很高,國陣贏得的議席可能會發生變化。
那麼這個決定對國家政治整體上有什麼影響。首先,這次的政治動態給國陣帶來優勢,聯邦政府也由國陣首相依斯邁沙比利領導。中央與州屬之間的密切關係對於確保第12大馬計劃和2022年財政預算案以及大馬一家概念等政策和發展計劃能夠在馬六甲得到良好且有效實施來說非常重要。這就是支持國陣的馬六甲人所希望的。儘管如此,這種勢頭必須持續下去,國陣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尤其是在第15屆全國大選時。如果政治動態發生變化,國陣獲得的優勢也可以轉向希盟和國盟。
其次,政治合作將會如何,尤其是國盟和與伊黨的全民共識。國陣看來仍然能接受與伊黨合作,以在第15屆全國大選期間與國盟和希盟抗衡。只是甲州選的這場勝利,才讓討價還價的權力落到國陣身上。伊黨實際上已經成為國盟的一員,伊黨與國陣的合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陣是否願意妥協給伊黨更多議席,尤其是讓伊黨繼續控制吉打、登嘉樓和吉蘭丹州。如果國陣接受伊黨的要求,那麼在第15屆大選時可能會有全民共識的合作。如果沒有,國陣將像在甲州選一樣單獨上陣。也不排除如果國陣變強並組新陣線的可能性。這是由於民興黨和鬥士黨也在尋求機會在未來上陣競選和主導國家政治。
第三,甲州選的結果也反映了希盟未能恢復其委託。希盟也未能說服他們的選民回鄉投票並支持他們的候選人。選民不返鄉投票的態度也與他們的挫敗感有關,尤其是城市和非巫裔選民,因為他們提名依德利斯哈倫和諾阿茲曼等前國陣領袖成為希盟候選人。此舉被視為違反了他們自己的原則,即拒絕跳槽者或轉換政黨者代表希盟上陣。在此基礎上,行動黨早些時候提出了這一反對意見。這次失敗對希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希盟必須改變其戰略才能在第15屆全國大選中取勝。
第四,國盟首次上陣甲州選,儘管輸了,但還是取得了正面成效,因為他們獲得了雙溪烏浪和望萬州議席。他們在丹絨比達拉和實甘也幾乎取得成功。國盟實際上能夠與國盟和希盟抗衡,只是國盟是新成立的聯盟,時間不等他們。他們必須迅速行動,提出有別於國陣和希盟的政策和鬥爭,從而吸引人們在選舉中投票給他們。
總的來說,甲州選是國陣證明其良好治理能力的好平臺。他們在宣言中提出的承諾將由馬六甲人來監督。可以肯定的是,這次國陣的勝利將導致國陣要求儘快舉行第15屆全國大選以保持勢頭。實際上,這次勝利並不能保證他們在第15屆全國大選時的優勢。因此,國陣不應該對他們在甲州選獲得三分之二優勢而狂妄自大。他們還需要努力工作,公平透明地為人民服務。國陣的失敗將被另外兩個政黨即希盟和國盟利用,以試圖成為馬六甲和聯邦國陣政府的替代選擇。不管怎樣,恭喜國陣以及以和平與和諧的方式投下一票的馬六甲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