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车听腻了电台的节目(除了新闻报告),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广告充斥耳朵,很不耐烦。于是开启很久没有听的二女儿以前替我录制的老歌CD,感觉好像又回到了童年、少年时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电视还没有问世,家里有一台收音机是左邻右舍羡慕的事。父亲的一台像方形小纸箱的老旧收音机,就放在做生意的店中间,过道的头顶木架上。我有记忆以来它就在那里了。要用手慢慢轻轻转动有纹路的小钮,并用耳朵贴近小心聆听,稍微大力一转音频就会走失。收音机放这样高,一是怕我们小孩去胡乱扭转收音机的频道,把原来好不容易调好固定的频道弄丢;二来也是担心小孩用力过度,会把收音机的“线”弄“断”。
ADVERTISEMENT
大人们手长脚长,轻易就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台,不像小孩要搬椅子爬上爬下的劳师动众,大费周章。有两三次,趁父亲不在,我好奇费劲地爬上店里的高脚椅子,被店里的伙计吆喝:“细佬哥,唔爱扭来扭去,等更扭坏了,你就搞唔添啰!”(客家话:小孩子,不要扭来扭去,等下扭坏了,你就搞不定了!)我只好乖乖爬下来。他们多锁定当时风行的歌曲播放节目,如“弦歌寄意”和下午5点左右的粤语节目“李大儍讲古”。听惯了李大傻低沉的第一句:“昨天讲到……”就知道好戏在后头了,伙计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现在我在车上听的CD老歌,如赵丹的〈春天里〉、周璇的〈花样的年华〉和龚秋霞的〈秋水伊人〉等就是那个年代时常播放的歌曲。每次播放,伙计们都会将音量调高并跟着音乐节奏你呼我喊的高声和唱。
〈春天里〉是中国著名演员赵丹和白杨主演的电影《十字街头》里的插曲。赵丹饰演失业的大学生和隔壁房客白杨发生了种种趣事。影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也激励观众不怕困难积极向上。正如歌中唱道:“向前进,莫彷徨,黑暗尽处有曙光!”多年来,除了原唱者赵丹,还有数不清的歌手竞唱,但听了车上的CD后,我还是喜欢赵丹的歌声,虽然听起来觉得他没有受过声乐训练,声音原始不加修饰,但他的原汁原味,尤其是歌中几个尾声如:和暖的阳光迎面“吹”、昼夜都要“忙”、遇见了一位好姑“娘”、黑暗尽处有曙“光”……都拉得很像当时我们小镇的歌手,语音也像当时我们学校老师的海南音、潮州音、客家音,让我感到分外亲切和怀念。这首歌的最后一段如前述:“向前进,莫彷徨,黑暗尽处有曙光!”还被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今年国庆日献词中引用,激励人民对抗冠病。
将心爱的歌抄起来
〈花样的年华〉是金嗓子周璇和中国男演员舒适主演的电影《长相思》中一首动听的歌曲。剧中饰演丈夫的舒适参加抗战,误传噩耗,妻子周璇以为他已不在人世,几年后要和另一个友人结婚时,舒适忽然出现在眼前。这个电影很感人,歌曲开头唱道:“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冰雪样的聪明,美丽的生活,多情的眷属,完满的家庭……”听着听着,又让我回到了中学时代。这两部电影我都有看过,当时买的票是3号位,票价4毛钱。
龚秋霞的〈秋水伊人〉也是电影的插曲,由贺绿汀作词作曲。由于电影制作于1937年,年代更加久远,所以没有机会看到。但龚秋霞的歌声清脆动听,叙述等待亲人回来的心情,哀怨婉转:“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几时归来哟,几时你会回到故乡的家园”让人深深的动情。龚秋霞和也是电影工作者的丈夫胡心灵于文化大革命时去了台湾。她生于1916年,网上有一个视频访问当时(2003年)87岁高龄的她及女儿胡黛珠,她还健康,也很健谈。另外一对影坛夫妇傅奇和石慧早年移民加拿大,最近也在网上看到他们的影踪,高龄90,久违了,看来还很硬朗。
当时同学之间还流行抄写歌曲,用一本单线簿将心爱的歌抄起来,互相传唱。我们从来没听说过五线谱,用的是1、2、3、4、5的简谱,抄的是:“朵朵白云飞向我的故乡……”“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我们是年轻的一群,打起了艺术的旗帜,展开长途旅行……”等等。那时小镇的书店也卖歌书,目录还有分列“一字部”“二字部”到十多个字部的歌名索引,方便歌迷寻找。因为父母给的5分一角零用钱凑不够买歌簿,只好把喜欢的歌一首一首费劲的、比做功课还勤奋的美其名曰为练好字体地抄了下来。结果我同座的亚华还真的练成了一手遒劲清秀有力的字体呢!
比起现在的流行歌曲,我还是喜欢老歌的优美旋律,哀怨动听。当然还有很多,如〈满场飞〉〈岷江夜曲〉〈踏雪寻梅〉〈在森林和原野〉〈松花江上〉和〈夜来香〉等等,更是百听不厌,只觉隽永。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