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公開場合的致辭中,很常會聽到:華社有三寶,即華人社團、華文教育與華文報章。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這3個文化中介者確實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也因此,倘若要深入探討馬華社會與文化的議題,它們幾乎成為必備的基本常識。
不過,這方面的知識與論述產出並不多見(當然這裡不計炒冷飯的文字)。從就歷史知識的角度而言,它往往有賴於評論者的社論文章以及民間社團舉辦的常識比賽傳播,並擴及到一般民眾;相對來說,有系統且完整的論述甚少。
ADVERTISEMENT
林開忠《建構中的“華人文化”:族群屬性、國家與華教運動》就是其中的經典論著,1999年由華社研究中心出版。該書從華人族群這一角度出發,藉助理論工具將1970年代馬華社會的文化焦慮問題化,作出深入的探討。即使歷經20年,這本書所具備的前瞻視野,依舊能夠幫助我們檢視馬華社會的症狀。
對於一般讀者來說,直接從該書的第三章開始閱讀,也不會難以進入作者的論題。第一章關於族群與國家理論與第二章的華人社會的移民屬性,它們都僅是作為寫作的鋪陳,以便能夠幫助作者更聚焦於論題上。第三至五章才是論述重點——作者將華文教育發展歷史的偶然性(最明顯的例子即是現存的華文獨立中學),實際上是作為一種對國家政策所形成的族群政治的抵抗;甚至,華人族群背後需要華人文化支撐其族群特有屬性,因此藉由節慶、舞獅等元素形塑華人文化。
華族只發展有表演形式的文化?
不過,對於華教運動與華人文化的歷時性討論,作者也作出了不少批評。其中一個重要的批評,即是華人族群為抵抗而只發展那些更具有表演形式的文化,不僅鬆動文化的邊界(相對於精緻文化),華人倫理道德的強調也成為其中的主導——因為它可以被言說、展演。
本書雖為一本學術著作,但是書中行文平易近人並不難閱讀,而且也提供讀者相當程度的思考問題。另一方面,馬華文學作為馬華文化的一環並未於書中處理,黃錦樹也另撰〈中國性與表演性:論馬華文學與文化的限度〉一文補足了書籍中的欠缺。讀者可以對照閱讀以獲得更全面有關於文學與文化的討論。
雖說華教運動是重要論題,但學者蘇穎欣指出,2000年以降的華人(抗爭)運動已慢慢轉向以公民為基調,並更往跨族群的方向邁進。回過頭來看,實際上這兩種不同傾向的運動仍持續,而也得以窺見華人族群內部的差異。至於未來是逐漸走向分離或同一呢?有待時間來告訴我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