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等少數國家政客將是否派政府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會的決定同所謂“人權問題”掛鉤,顯然是將體育運動政治化了。這實質上是打著人權旗號干涉中國內政,其主要意圖是將“抵制冬奧”作為籌碼,給中國施加額外的國際政治和外交成本,對中國進行汙名化和惡意打壓,而所謂的“人權問題”根本與事實不符。
ADVERTISEMENT
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於2022年2月4日在中國北京舉行。如今,距離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已經越來越近,全球冰雪運動員正在進行最後的備戰,各國民眾期待著北京再次為世界帶來驚喜。然而,近期美國等少數國家政客卻發出對北京冬奧會進行抵制的聲音,聲稱要對北京冬奧會進行“外交抵制”,即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和過程中只派運動員參加,不派政府官員出席。
根據國際奧委會有關規定和奧運會慣例,各國政要出席奧運會是由本國奧委會發出邀請。美國等少數國家政客將是否派政府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會的決定同所謂“人權問題”掛鉤,顯然是將體育運動政治化了。這實質上是打著人權旗號干涉中國內政,其主要意圖是將“抵制冬奧”作為籌碼,給中國施加額外的國際政治和外交成本,對中國進行汙名化和惡意打壓,而所謂的“人權問題”根本與事實不符。
體育運動不應被政治化是國際社會的共識。《奧林匹克憲章》中明確規定,奧林匹克運動中的體育組織應保持政治中立,反對將體育運動和運動員濫用於任何政治目的。美國等少數國家政客企圖借“人權”給北京冬奧會貼上政治標籤,並作為政治工具的做法,不僅嚴重違背奧林匹克核心價值,同“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新格言也背道而馳。
縱觀奧運發展史,冷戰時期曾出現過莫斯科奧運會、洛杉磯奧運會被抵制的情況。2008年,現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曾要求小布什政府抵制北京夏季奧運會。2014年,美國聯合盟友以克里米亞問題為由抵制俄羅斯索契冬奧會。如今對於美國政客抵制北京冬奧會的論調,美國奧委會主席蘇珊·萊昂斯表明了反對立場,她強調抵制冬奧會毫無意義,而且回顧歷史,類似的抵制行為從未起到任何實質意義,反而傷害了美國運動員的利益。
奧運會是屬於運動員的賽場,純粹的奧林匹克運動不應受到政治干擾。對於備戰多年的各國和地區運動員來說,參加奧運盛會,是他們為之訓練10年、15年甚至20年才有的機會。渴望參加北京冬奧會,是全球運動員最基本的權利和最強烈的願望。據北京冬奧組委統計,截至2021年11月17日,來自歐美等國的奧委會已提交了14000多條參加北京冬奧會的註冊申請,僅美國奧委會就提出了1528條。
近一個時期以來,與西方少數政客炒作“抵制冬奧”形成鮮明對比,國際奧委會和多國紛紛表達對北京冬奧會的祝福和支持。國際奧委會、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以及各國參賽運動員均對北京冬奧會國際測試賽組織工作和比賽場館給予高度評價。奧地利、法國、塞浦路斯、芬蘭、希臘、匈牙利、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士、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政要和官員表示支持並將積極參加北京冬奧會。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多次表達對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的信心,稱讚籌辦工作進展十分平穩順利,“幾乎是一個奇蹟”。
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中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是中國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同各國及國際體育組織通力協作,有序推進各項籌辦工作。當前,北京冬奧會全部12個競賽場館永久性設施已經完工。三個冬奧村、主媒體中心等非競賽場館已交付使用。中國的京張高速鐵路、京禮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投入運營。三大賽區多項賽事和保障測試正在有序進行,賽會服務保障工作加快推進。在本屆冬奧會上,將突出科技、智慧、綠色、節儉的特色,也將展示生態、環保的特點,並將中國文化、中國元素完美呈現出來。
回首2015年7月31日,正是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上,中國北京獲得了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權。一轉眼,經過6年多的籌辦,北京已經張開雙臂,準備迎接世界各地的冰雪健兒共襄盛會。可以相信,在奧林匹克精神指引下,在奧運大家庭的共同努力下,中國一定能為世界呈現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共同推動國際奧林匹克事業的健康發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