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3日訊)行動黨秘書長兼峇眼區國會議員林冠英指出,前首相敦馬哈迪關注同化而非融合是錯置重點,後者認為使用筷子吃飯而沒有沿用馬來西亞習慣的用手抓飯,是導致族群分崩離析的原因之一,如此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他發表文告說,馬哈迪這樣的分析對大馬的華人群體來說,不僅簡單粗暴,而且深具冒犯性。
ADVERTISEMENT
適時消除偏見停止分裂
他強調,華人群體認為自己是馬來西亞人,但遺憾的是,有些人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現在,正是時候消除過去的種種偏見,停止再次分裂,接受華人群體作為馬來西亞公民的一分子,並享有憲法賦予的權利。
針對馬哈迪以華人群體使用筷子的比喻,突顯我國在同化非馬來人時所面臨的挑戰,並用此證明這些人的身分認同為自己的原籍國,林冠英說,行動黨對此深感遺憾。
他說,馬哈迪應該知道,不僅中國或臺灣,日本、韓國和越南等國家也都在使用筷子吃飯,而馬哈迪曾提出向東學習政策,而這些國家恰恰是我國的學習對象,而且過去他也未提及使用筷子吃飯有什麼問題。
巫裔用筷叉吃飯失民族特徵?
他說,難道馬來人使用筷子或叉子勺子吃飯,就會失去了馬來人的民族特徵?事實上,許多非華裔馬來西亞人和西方人為他們能夠同時使用筷子和叉勺而感到自豪,他們的民族身分並沒有因此而遭到改變。
他指出,馬哈迪談論同化非馬來人的問題,惟他似乎忘記了非馬來人外還有原住民以及沙巴與砂拉越內的土著。
“敦馬言下之意是不是說,婆羅洲內的各州非馬來人,諸如伊班人、達雅人、馬蘭諾人、卡達山杜順人等,也必須失去他們的民族性和身分認同來被同化?”
他說,即便是馬哈迪先前倡導的大馬民族概念,也承認馬來西亞的多元化,並要大家不分種族及宗教,以大馬人為先。與其談論同化,重點應該放在人民的融合之上,就好像把東馬與大馬半島融合在一起,以讓馬來西亞這個多元化的國家能夠緊緊地團結在一起。
大馬華人效忠於馬
“用筷子吃飯不代表我們就不是馬來西亞人。出生在這裡的華裔馬來西亞人效忠於大馬,也為我們身為大馬人而感到驕傲,即使有機會,他們也沒想要回到一個已經日益富裕和繁榮的中國。”
林冠英指出,馬來西亞的華人群體一直認同的是馬來西亞,而非中國。即使是 200 萬遷移出去的馬來西亞人,包括馬來和印裔同胞,大家皆是因為更好的薪酬前景和平等機會而選擇到西方國家去。然而,馬哈迪卻沒有因此認為這裡的華人群體認同西方國家。
“幫助一兩個華裔大老闆,就像幫助其他種族的大亨一樣,不能等同於幫助華人群體。華人群體的貢獻不應因為語言、風俗、名字、生活方式甚至飲食方式的不同,而受到質疑或歧視。如今的問題在於政治人物拒絕接受他們的身份特徵,並且更在意他們是誰?以及他們來自哪裡?”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