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大马在执行计划时,不时给人一种缺乏效率的印象,这一点似乎没太大的改变。
ADVERTISEMENT
若要以一个字代表2021年,我选“变”。“变”可以是一种灾难,政府怕政变,病人怕病变,家庭怕家变。它也可以是好的,资金周转不灵时,人们把资产变现可以渡过难关,“变”也可以是一种希望,所谓穷则变、变则通。
病毒在变,从英国的Alpha到印度的Delta变种,它的传染力不断提升。今年,正当大部分的人接种了疫苗,国家要解封时,病毒再次变种,Omicron袭击全球,它对世界未来的影响有待观察。
人在变,在思维上,他们从“消灭病毒”转向了“与病毒共存”。对于病毒变种,人们似乎更加速战速决。
最早的Delta变种在去年10月被发现,今年4月被标签为 “需留意”,5月才列为“高度关注”的变种。Omicron在11月被发现,月底已升级到“高度关注”评级,多国也第一时间对发现病例的国家封锁边境。
钱在变,通膨让钱贬值,从能源、电子原料,到建筑材料等等,无不加价。在以往的经济灾难中,人最怕没钱,但这一次的疫情风暴中,最怕的则是有钱也买不到货品。当供应链被阻断,后果是百物上涨。疫情如此,贸易战亦会如此,希望人们尝到了通胀的苦头后,可以扭转“去全球化”的趋势。
工作在变,居家工作越来越普遍,在疫情后,估计人们对工作的要求有所不同。研究指出,大部分的大马员工希望在疫情后保留居家工作的机会。在工作岗位方面,近半数的员工有换工的打算,最大的原因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发展与学习机会。
企业在变,为了避开行动管制令对企业的冲击,不少企业搬上线上。一个明显的例子,网购食物成为了一个新趋势。此外,据 Forrester Resarch公司研究,34%的大马企业有意参与数字化转型,某程度上,疫情开启了大马企业的转型之路。
教育在变,在疫情中,学生除了体验了“网课”这一个新教学法,大马在今年正式废除了小六生的考试,UPSR考试成为了历史。对此,有者认为此举会让学生失去推动力,有者赞成“读书不为考试”的观点,后者也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推崇。
世上没有一套适合所有人的制度,教育需要与时并进,人民需要学会如何适应新制度带来的应变。
国家在变,8月份,大马迎来新首相。不仅如此,朝野破天荒签署合作协议,掀开大马国会历史新篇章。除了促进朝野合作,新首相也提出了“大马一家”的概念,团结各族。
但后来,新政府又提出了“土著成功,国家才受益”的言论,近期的酒牌风波让非土著感到不适,这些做法与我想象中的“一家人”概念有所冲突。究竟什么是“一家人”,这一个概念可以随时改变。
政策在变,大马在希盟政府时代,财政政策趋向节俭。自疫情爆发后,国盟政府大刀阔斧,出钱救市。对于个人和企业,此举可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今年,大马更迎来了另一个史上数额最高的财政预算案,共3221亿令吉。在短期内,庞大的支出会让政府入不敷出的情况恶化,债务攀升。
这些政策是福是祸,要看政府如何运用资金加快国家的发展。近期,隆新高铁计划似乎有重新推行的迹象。这是另一项可能彻底改变国家的计划,它有助刺激经济,并且能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此外,铁路通过的地区也可能经历经济大洗牌。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大马承诺发展铁路,然后U转政策赔钱,如今又谈重启计划,这做法劳民伤财。多年来,大马在执行计划时,不时给人一种缺乏效率的印象,这一点似乎没太大的改变。
对于不同的汉字,它们展现了2021年不同的一面,但它们都离不开一个“变”字。在疫情中,我们的“食”物变了,对生活的期“盼”变了,与人相“聚”的时间也变少了。在这些变化之中,有者会成为新常态,陪伴我们度过余生,懂得应变才能生存下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