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向来自认是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人,上一代人的祖籍国是另一个国家。
ADVERTISEMENT
前首相敦马哈迪推出新书《抓住希望:为新马来西亚继续奋斗》,左一拳右一拳,几乎跟他有瓜葛的政党和政治人物纷纷中枪,但旁人笑看风云,对政治恩怨是非已经兴致冷却,毕竟姜是老的辣,老人家抛出“筷子吃饭论”,以及“本地华人应说方言”,立刻掀起浪花。
敦马在记者会上的言论比新书内容更引人注目,他认为大马人被分化的其中原因,是华人依然以祖辈的出生地作为族群身分的认同,以及华人采纳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华语,更荒谬的是,用筷子吃饭也是华人融不进马来西亚社会的理由。
这番话反映他的思维依然停格在(或回到)上几个年代。他非常介意协助国家争取独立的族群,在成为大马人之后,坚持保留原有身分以及和祖籍国连接一起,以此断定华裔世世代代拒绝融入社会,却看不到华裔经过一代接一代的磨合和交融,已经成了这个国家的血与肉,更不知道他究竟什么时候听见马来西亚华人说:“我是中国人”?
我们向来自认是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人,上一代人的祖籍国是另一个国家。老马如果真的肯放下歧见,用心接触华裔年轻人,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会发现他们和祖籍国的脐带都切断了。
同事的女儿到爱尔兰深造,班上也有中国留学生,但老外分不清亚洲人,看到黄皮肤以为就是中国人。教授要把所有“中国学生”集在一班方便教学,她女儿立刻站起来划清界线:“我不是中国人,我是马来西亚人。”
我不相信一个领导多元种族国家长达22年加22个月的资深领袖,会是和老外用肤色来区分民族一样的水平。
上一辈人因为时代和局势对祖籍国有较深的情意结,然而对新一代而言,祖国就是大马,每当被外国人误称为“中国华侨”时,本能反应就是郑重否认,强调我们是马来西亚人的身分。
我们甚至抗拒把茨厂街称为“唐人街”。只有中国侨民在外国城市的聚居地区才叫唐人街,但我们没有唐人街,因为马来西亚每一个角落都是我们的家。
敦马可能不知道,还有很多华人未曾到过中国,并非没有能力,而是没有动力,即使我们到中国,也是抱着观光旅游的心态,但有些人没有把中国当作旅游第一选择,当然,有的是个人因素。
我们的老祖宗来自中国是不争的事实,但很多人就算回去祖籍地,也是走走看看祖先的地方长什么样子,在那里,我们只是游人。
要区分是不是真正的马来西亚人,并不是以他拿筷子还是用刀叉作为标准,那只是我们的生活习惯,一些马来同胞早已不用手吃饭而改用汤匙刀叉;无数次和政经文教企业界的马来朋友在中餐厅聚餐,他们拿筷子的手势比我还标准,但这并不会让他不像马来人。
如果敦马愿意将心比心,应该接纳华人的种族特性只是不想“忘本”,失去自己的根。华人不论走到天涯海角,就算是一个中文字都不会写的二毛子,也不会去掉华人背景,一些还坚持用筷子,奉行着华人的风俗习惯。
认为华社要完全被接纳,就得学习来自印度和阿拉伯的人完全过着“土著”居民的生活,这种想法其实是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要其他种族俯首称臣,正是这种不平等的地位让社会变成失衡的天秤。政治人物必须认清这是多元社会的事实,包融是需要各族互相接纳和求同存异,而不是强逼其他种族摒弃自己的特征。
导致大马人被分化的原因,不是因为各族群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和根源,多数时候是政治人物为了政治利益,或者需要个别击破时,把课题政治化来煽动情绪,才令到各族人民之间因为误解而有了距离。
当老马说到本地华裔讲华语是采纳中国的官方语言和政策,理应要说广东话、福建话或其他方言时,相信华人看到这里都笑了,是啼笑皆非、哭笑不得。
忽然想起,小孩子有时会故意把奶瓶打破,把奶嘴扔掉,或者大发脾气,其实,只是想引起大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