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要將多源流改為單源流,或將其視為終極目標來制定政策,都是傷害和限制國家與民族潛能的。
ADVERTISEMENT
敦馬說單源流教育制度是對我國最好的教育制度,但是事實是,我國從獨立前便開始了多源流教育制度,至今有逾1800所國民型學校,時間無法倒流,歷史無法逆轉。在能夠將現有的多源流教育制度發揮成更大的國家優勢的情況下,硬要將多源流改為單源流,或將其視為終極目標來制定政策,都是傷害和限制國家與民族潛能的。
有關國內各源流微型小學的專題報道上週陸續刊登了,儘管從教育部整體的管理角度而言,合併微型學校或許是能夠整合資源最好的方案,但是對華印社會來說,讓學校生存下來才是大家最樂見的情況。然而,面對人口往城市或新興住宅區遷移、華印裔人口比例逐年變少,以及私立和國際學校的競爭等,微型國民型學校要如何確保可持續性?
就華社而言,要確保華小的可持續發展,便要使華小成為更多各族群、各階層父母的選擇。如今非華裔生在華小的比率有約20%,顯示華小具備吸引非華裔生的能力,然而,華小在教導非華裔學生的效果上,能否進一步提升,以便吸引更多學生選擇華小之餘,也讓那些非華裔生佔多數,或完全依賴非華裔學生來源的微型學校,不淪為一個“問題”?
微型小學的專題報道訪問了一所全是非華裔學生華小的校長,她坦言,以華小現有的課綱與一貫的教學方式來教導非華裔學生是困難且效果欠佳的。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不僅教師在教學上感到吃力,學生也會覺得沮喪,無法愛上甚至排斥學習,要說會耽誤學生的一生其實也不為過。實際上,在中等和大型華小裡就讀的非華裔學生學習情況也值得關注。
即便是華裔學生,許多父母也有意從小培養孩子說英語的習慣與能力,這使這些孩子的第一語言或“母語”已不是華語,而是英語。因此,華小教師有必要研究更適合這類學生的教學方式,以便無論是華語為母語的學生,或母語為其他語言的學生,都能在華小教育下實現最大程度的學習,也讓華小教育的過人之處體現在更多學生身上,進而成為眾人的選擇。
敦馬或其他人說的“多源流教育阻礙國民團結”是一種情緒,一種你我無法否認,確實存在於現今社會之中的情緒,而政治人物要以此為操弄社會情緒的武器,也不是你我能改變的陋習,所以我們只能“自強”,華小也能在保留原則與華小特質的情況下,成為更加包容,更符合我國的多元文化,以及更能滿足時下社會對教育需求的學習場所。
我們都是大馬人,我們愛國不必受到別人質疑。即便受人質疑,我們還是有責任讓她變得更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