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7日綜合電)國際權威科學雜誌《自然》週四公佈選出的“2021年度十大人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入選。今年5月15日,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著陸火星,中國成為美國後第二個成功部署火星車的國家。
今年5月15日,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赤褐色的砂質平原上時,人在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的張榮橋激動落淚,他提到,“為了今天的首戰告捷,我們從10年前開始籌劃,千軍萬馬為之奮鬥了6年,在發射場堅守了110天,在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堅持了202天”,“首戰告捷就是環繞火星,之後到今天又堅守了93天,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了今天最終的勝利!”當時他摘下眼鏡拭淚的一幕,在網絡廣為流傳,更感動無數人。《自然》雜誌稱讚是“火星探險家”。
ADVERTISEMENT
首次火星探測完成3大目標
據《澎湃新聞》報道,火星是許多國家的航太噩夢,到目前為止整體成功率只有50%左右。中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就完成了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三大目標”,更是難上加難,在目標背後,更有“十年磨一劍”的努力。
據瞭解,1966年張榮橋出生於安徽省祁門縣,就讀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91年獲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學歷,2004年開始在國防科工委月球探測中心工作,職位是國家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
在火星任務成功後的新聞發佈會上,張榮橋提到,這次中國的火星任務在技術上能實現跨越發展,也能節省經費,“在較短時間內使我國在行星探測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他提到,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是結合中國國情,“走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航太發展之路。”
未來還有許多探索太空目標
未來中國還有許多目標探索太空的目標,包括在2025年前後,中國將實施近地小行星取樣返回和主帶彗星環繞探測任務,實現近地小行星繞飛探測、附著和取樣返回;2030年前後,實施火星取樣返回任務;未來還有實施木星系環繞探測和行星穿越探測任務等著實現。
《自然》年度十大人物榜單旨在選出這一年重大科學事件中佔有一席之地的人物。除了張榮橋外,此次入選的十大人物與冠病疫情有關的佔大多數,如南非流行病應對與創新中心總監奧利韋拉和他的團隊發現冠病變異毒株Omicron。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