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權月系列文章乃配合隆雪華堂青年團、隆雪華堂婦女組、異樣(Diversity)和大馬同人互助諮詢協會(PLUsos)聯辦的“性別平等—2021 年人權月系列活動”。
1590年,荷蘭的詹森父子發明了顯微鏡。為了紀念聯合國於1948年12月10日通過《世界人權宣言》,聯合國大會於1950年定每年12月10日為國際人權日。雖然顯微鏡和人權似乎沒有任何關係,然而筆者想透過顯微鏡的比喻,放大我們在社會上鮮少看到、理解到的一些社會人權課題。
ADVERTISEMENT
筆者透過參與大馬同人互助諮詢協會(PLUsos)的志工經驗,藉此分享性別邊緣群體在社會上被烙印的傷痕及所面對的挑戰。
作為本土同志權益組織,PLUsos由多位社會青年於2014年成立,主要在中文圈子推動性別平等及多元性別的醒覺運動。其核心工作在於透過線上諮詢(Live Chat)或電郵提供多元性別群體(LGBTIQ+)同儕諮詢(Peer Support Group)服務。
自始2018年,PLUsos透過招攬志工及進行基本輔導培訓後展開了每週兩次的線上諮詢服務至今。2018年5月至2020年之間,該會共獲取95宗多數來自多元性別群體的個案,案例包括性病、性別認同或跨性別相關課題、性暴力、情感勒索、性傾向矯正療法、自殺傾向、恐同環境、深櫃及出櫃問題和後疫情經濟問題等,當中案主多數來自青少年與成年人。[1]
在此分享當中的兩宗個案。首宗個案涉及一位18歲的中學生J,J因性別認同及性傾向在校園面對歧視與欺凌,導致其患上失眠與精神問題。此外,J也因為精神病藥物的副作用而有過自殺傾向。J的基督教家庭背景促使其家人要求牧師為他進行宗教驅魔儀式,J無法面對這些長期的打壓,計劃未來離家出走,而當下只能依靠音樂作為心靈解藥。[2]
個案(二)是有關B作為男同志不堪的生活經驗及生活陰影。14歲的時候,B曾經遭遇一位成年男人的性侵犯,也因為遭遇性侵犯而感染了HIV病毒,其HIV的身份竟然被職場主管在社交媒體用言語取笑及凌辱,導致其身心受到嚴重傷害。B也因為因為其性傾向及氣質關係而企圖自殺入院,惟無法獲得家人的陪伴與理解。此外,B也因為HIV的身份而無法繼續成為幼教老師,讓他斷了生計。
以上兩宗個案並非電視劇情節,也不是蓄意造假的故事。這類案例只是被邊緣化性別群體所遭遇的不人道對待的冰山一角。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近年皆不斷強調性別認同與性傾向的打壓就是一種嚴重的人權侵犯事故,並要求世界各國採取措施保障相關權益。依據2015年的人權高專報告(A/HRC/29/23),時任秘書長潘基文在“奧斯陸人權、性取向和性別認同會議”的致辭中指出,消除仇視同性戀和仇視變性者的鬥爭是我們時代的一個巨大的、被忽視了的人權挑戰。
經過這幾年的諮詢工作及與多元性別群體的接觸,有感民間自我推展的性平運動工作實然重要,也因為諮詢的工作,能夠讓PLUsos組織瞭解與收集LGBTQ+被打壓的真實案例,而這方面案例更是作為社會的一種警鐘與借鑑。我們的社會機制缺乏基本的資源以提升人民的公民醒覺,加上政治腐敗與高壓統治打壓人權,在這個以保守觀念及宗教族群政治為主的前提推動性別平等運動實為不易。我們必須銘記任何的人權課題皆是交叉與重疊,即可能包含膚色、宗教、性別、階級、國籍等因素,因此性別議題亦復如此。
雖然時代變遷,人類的生活與文明亦不斷改變,惟我們難以擔保人權保障的地位能夠永續發展。馬來西亞人權工作發展及性平運動的推動一樣面對社會種種的複雜因素,在缺乏各種社會資源培育性別平等捍衛者更不是一件易事。惟這些人權捍衛者及性平運動者長期以來就如打不死的蟑螂,也將越戰越勇。希望未來會有更多人民跨越任何身份共同參與性平運動。願猶如顯微鏡所發揮功能繼續揭露恐同病毒並給予除害,有朝一日,可望彩虹不再出現裂痕。
“革命不是猶如成熟的蘋果,會自動落下。您必須靠自己才能成功。”——切。格瓦拉
(作者是大馬同人互助諮詢協會(PLUsos)秘書處成員)
[1] Monitoring Report: LGBTQ+ Rights In Malaysia (2020)/p36
[2] Status report on child rights in Malaysia 2019/p44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