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首席策略師史蒂夫·班農認為,美國需要與中國“脫鉤”。從那時起,脫鉤就成了中美關係議題中的一個高頻詞彙——其提及次數之頻繁,一些人(如澳洲前總理陸克文)甚至都警告說這一預言可能真的會實現。那如今中美脫鉤風險有多顯著呢?
不可否認的是,一些脫鉤正在進行當中。近年來,兩國陷入了一場關稅戰。此外,美國對兩家中國科技巨頭公司(中興和華為)實施了制裁,通過立法讓不符合美國審計標準的中國企業從美國證券交易所退市(符合標準的才能在美上市),並在其“實體名單“上增加了一些中國企業,從而對它們施加更多的貿易限制。
ADVERTISEMENT
這種脫鉤趨勢超出了貿易和技術領域。例如,在美國大學就讀的中國學生數量直線下降。美國還宣佈計劃對2022年北京冬奧會進行外交抵制,引發了中國的譴責。
雖然目前的事態發展情況表明脫鉤是大勢所趨,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中國或美國都不太可能熱衷於脫鉤。中國採取了被動的防守策略,以回應美國的攻勢,同時也小心行事,避免挑起任何爭端。雖然美國人普遍支持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但支持切斷中美經濟聯繫的人卻很少。
脫鉤當然不符合美國商界的利益。正如美國商會最近報告的那樣,如果美國公司削減在中國或其他把關稅提高的國家的投資,它們將損失數千億美元。
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就連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在2019年被問及美國政府是否希望與中國脫鉤時他明確表示了“不會”。最近,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稱,美國非但沒有脫鉤——這並非是一個合理的結果——反而在追求“重新掛鉤”,重新與中國建立“聯繫”;美國官員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明確了自己的目標。
無論這些目標最終是什麼,中美正在重新建立聯繫,在“重新掛鉤”。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報告稱,在2020年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簽署過後,兩國都停止了增加關稅的行為。此外,中國建立了“強健的關稅排除制度”,美國也建立了一些關稅排除制度。
這促進了雙邊貿易的反彈。2020年,美國對華商品出口增長約18%,超過並彌補了2019年因關稅導致的11%以上的降幅。因此,中國繼續保持著美國第三大商品出口市場的地位。
中國還一直在保持——甚至是深化——與全球其他經濟體的聯繫。正如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尼古拉斯·R.拉迪所觀察到的那樣,儘管經濟和金融形勢緊張,而且外國對中國的技術轉移有過多的限制,但中國繼續吸引著“創紀錄的”外國直接投資額。事實上,2020年,中國的境內外國直接投資增長超過10%,達到2120億美元,佔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四分之一,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幾乎是2019年的兩倍。
中國領導人似乎很樂意繼續走這條路。今年9月,中國央行和金融監管機構承諾將優化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市場準入要求,完善子母公司的跨境交易規則,拓寬外資參與國內金融市場的渠道。
中國還在推行國內改革,以實現“內外互補”,其目標多樣,實現競爭中立就是其中之一。並且中國正在利用市場如(匯率靈活性)來平衡其貿易賬戶。
此外,中國正在努力遵守國際規範和準則(如保護知識產權,這是在華經營的外國公司關注的一個關鍵問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指出,中國已“穩步”提高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實施力度,其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日益反映國際標準”。
中國領導人還致力於加強區域和多邊合作。中國呼籲重振世界貿易組織、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以及申請加入《全面和進步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行動都體現了這種努力。
從總體上看,中國致力於維護全球價值鏈的立場是明確的。是的,中國正在調整經濟結構,以減少對外需的依賴,並大力投資於研發,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但與一些西方觀察人士的看法相反,自中國發起自主開發更加先進技術的運動以來,十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尋求自己的脫鉤形式。這是對西方試圖阻止中國企業獲得先進技術的回應——在很多情況下,中國努力創新取得的成果都讓自己感到意外。如果事實證明中國在追求自主創新的過程中採取的任何步驟有問題的話,它們可以在世貿組織的框架內進行談判。
這可能並不完全是美國20年前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的設想。但是,中國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履行其承諾,而且只要美國允許,中國很可能會繼續這樣做。儘管如此,我們不應掉以輕心,無視陸克文的警告。如果我們繼續談論脫鉤,那麼有一天脫鉤真的會變成現實。如果那一天真的來臨,我們將後悔一生。
———————————————————————————
餘永定:原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2004年至2006年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
© Project Syndicate 1995–2021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