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9日訊)在疫情時期,很多必須品被政府列為統制品,控制了價格,日用品的漲幅也不多,然而最近一波漲價潮讓消費者吃不消,商家指這是因為他們長期“承擔”漲幅,如今已經無法再承擔,所以漲價明顯了。
雜貨列統制品 情況特殊
馬來西亞雜貨商總會總會長方誌民說,這一波受疫情影響的百物漲價項目中,出現一個很特殊的現象,涉及到老百姓消費群的雜貨價格,很多都受到政府的控制,列為統制品。
ADVERTISEMENT
他說,一旦列入統制品,政府有提供補助措施,低收入群體就不會感到太大壓力。
他受本報訪問時說,這種情況在全球是比較特別的,有政府介入,其他國家並沒有看到這現象,很多日常生活必須用品由國內貿易及消費部監督,確保不會出現牟暴利的現象,例如1公斤食油、煤氣和白米等,都維持在人民可消費的水平。
方誌民說,當然,雜貨商同行處於“中間人”角色,換句話說,就是介於工廠和消費者之間的銷售平臺,一般上都是“貴來貴賣”、“便宜來便宜賣”,賺取一些差價,不過,有些產品涉及到多種原料生產的,例如罐頭、麵包和一些需要裝箱的產品,就不得不漲價格。
他指出,被逼漲價的產品,多數皆因疫情影響,例如工廠停業、勞工短缺和原料上漲等,導致成本增加。
方誌民說,實際上,在過去2年,許多產品皆逐步漲價,但因考慮到消費者在疫情時期的困境,很多由商家本身吸納、承擔,沒有具體反應在真正的價格上,最近一波漲價讓消費者有所感受主要因為商家長期“承擔”漲幅,已經來到透不過氣的關卡,因此出現了明顯的“漲潮”,但估計不會持續太久,會緩和下來。
雜貨上漲項目 | |
項目 | 漲幅 |
麵包 | 9.8% |
罐頭 | 10% |
食油5公斤莊 | 10%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