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地方DNA

|
发布: 7:00am 20/12/2021

地方DNA

卓衍豪

阿鸟

生产者

地方DNA

卓衍豪

阿鸟

生产者

卓衍豪/超越買賣的關係

作者:卓衍豪 图:阿鸟
地方DNA/卓衍豪/超越买卖的关系
阿鳥農夫的鳥家農場。

食物是人類賴以為生的基礎,但食物不會自己跳上料理臺或餐桌,儘管如此,食物背後默默付出的生產者,是否得到應有的回報或尊重呢?身為消費者,我們跟生產者之間除了“你生產,我買單”的交易,還有沒有別的關係?

我以前曾經分享過高橋博之創辦的《食通信》,這本會附上生蠔、海苔等各種食材的情報志。雜誌訂戶收到的食材幾乎是最原始的樣態,訂戶在自行處理食材時會感受到處理過程的艱辛,這跟原本在超市裡買回家後打開包裝就能直接料理或享用的體驗截然不同,因此會格外珍惜食物或食材。當期雜誌內容同時也會深入報道該食材的生產者、產地資訊等,生產者成了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人,產地成了一個具象的存在,而不只是菜園、稻田或海洋這樣的代名詞。消費者付錢得到了食材、知識,也以一種社群支持型農業(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CSA)的型態,跟有良知的生產者和產業,形成一種協力關係,而食物成了讓生產者和消費看見彼此的媒介。《食通信》曾在一次舉辦農夫和讀者的交流會中起了超越媒體的作用,農夫長谷川純一提及自己栽種的“小菊南瓜”是一種自江戶時代流傳至今的傳統蔬菜,但也面臨種子不足的問題,交流會結束後,讀者發起收集種子的活動,最終長谷川純一收到來自45個讀者寄來清洗曬乾後的種子。生產者和消費者,原來也可以同為付出和收穫的雙方。

ADVERTISEMENT

地方DNA/卓衍豪/超越买卖的关系
阿鳥的有機寶寶面線。

在土地被過量農藥、化肥滲透,食物安全越來越被重視的今天,農夫打開農場的大門,讓消費者認識產地、農夫,看見生產過程,買到安心,也透過這種“食農教育"的方式“圈粉”。食物不只串聯嘴巴和腸胃,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僅如此,食物的生產和供應之間固有的模式也慢慢被打破,有機農夫、社區型的農業生產者,以蔬菜箱、收取月費的訂閱制、預購等方式,“先收錢,再生產”讓揹負風險、誠心付出的生產者有了往前走的勇氣,更能無後顧之慮的去努力生產出優良的食材,也讓更多友善土地的種子因此被傳播出去。我的有機農夫好友阿鳥堅持用“綠肥”養地,撐過負債、零收入的幾年難熬歲月,終於迎來漸佳的收成,儘管如此,那些賣相不佳、營養價值依舊的有機蔬菜,一直讓他傷透腦筋;最近他在網上號召消費者以預購的方式資助他將這些醜蔬菜製成4款有機寶寶面線(南瓜、番薯、蔬菜和紫薯),以25%的蔬菜原漿(比市場上的有機面線還高的比例),把大地的滋養轉成寶寶的營養。我們幾個買阿鳥家有機蔬菜、一直相信“善循環”的朋友――擅長拍攝地方故事的Anson,設計專業的Rabbit和Paris,也以社群支持、構建產業生態鏈的方式各自使力協助。

農業是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唯一不會消失的行業(未來也不會);但一個更健康、永續的農業生態和環境未來,則需要所有人的努力。有些堅持,會因為我們的支持,而走得更遠。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從一開始就是合作關係,哪裡只是買賣關係。

來看看阿鳥的影片吧:bit.ly/3DY9fHT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