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選舉和西馬不同,課題相對比較地道化。也就是說中央層面的政治,整體上對砂州選民的影響不是很深。
ADVERTISEMENT
前幾天砂拉越選舉,國陣及國盟的盟友–砂拉越政黨聯盟(GPS)在82個州議席當中橫掃76席,不但再次執政,而且還是再次獲得超越三分二優勢。而由前砂拉越人聯黨領袖黃順舸領導的砂全民團結黨(PBS)則贏得4席,成為最大在野黨。
希盟除了行動黨在朋嶺及浮羅岸州議席勝出,公正黨和誠信黨全軍覆沒。行動黨還有幾位候選人被沒收按櫃金,州主席張建仁在浮羅岸與人聯黨候選人黃鴻聖(古晉南市市長)交手,多數票由上屆的4千多張,降至1千多張。同樣的,伊斯蘭黨也未能在這次選舉取得零的突破。
當然,這次的州選舉是在很特殊的情況下開戰;即是在非常嚴格的SOP下進行。砂拉越有別於西馬各個州屬,很多選民居住在內陸地區,和西馬相比,人口不密集,因此通訊不夠發達。以往都是靠著挨家挨戶的拉票,如今難以實行。同樣的,砂盟第一次用新的黨標誌和名稱參選,也面對支持者找不到“老招牌國陣”的標誌。
希盟慘敗的理由,我分析如下:
希盟不是州政府和聯邦政府,所以缺乏資源來競選。加上嚴格的SOP,是雪上加霜。因為希盟三黨的合作比較潰散,各顧各的,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到下一次大選,恐怕很難在半城市混合區獲勝。
砂拉越選舉和西馬不同,課題相對比較地道化。也就是說中央層面的政治,整體上對砂州選民的影響不是很深。反倒是當地候選人的素質和名望,在選民心裡有著一定的影響力。從人聯黨和公正黨退黨,組織砂團黨的黃順舸、施志豪以及巴魯比安皆勝出。也就是說,某些地區的選民是選人不選黨。
希盟執政22月的成績,讓砂拉越人不滿意。非華裔選民對之前希盟拒絕給予大選時答應的20%石油稅,以及當時希盟財長說過,砂拉越州政府可能在3年內破產,讓砂民耿耿於懷。除此之外,還有部分華裔選民還惦記著行動黨在執政聯邦時的爪夷字、拉曼學院撥款等等課題。
投票率偏低,也就是說年輕在外的遊子選民,在這次選舉沒有投票。主要原因是,冠病疫情、機票在選舉前後偏貴,以及認為沒必要回去。而基於政治因素不願回去投票的遊子可分為兩大類:(一)打算在大選時才回去;(二)對執政黨和反對黨都失望,覺得投不投票都沒關係。
這一次選舉因為地道口味較重,所以不能成為大選的指標或者熱身。反觀如果結合上個月的馬六甲州選,反而能看出一些風向,也就是人民對各大黨已經失望和感到政治疲憊,馬來年輕人比較會傾向支持第三勢力;同時也反映疫情對希盟造成的衝擊。在這個前提下,來屆大選,賽沙迪領導的新黨(MUDA),是具有看頭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