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拉登嘉樓22日訊)登嘉樓馬來西亞大學研究中心針對一名婦女在馬江海邊撿到的“蠟狀物質”進行的研究,目前已進入最後階段,以鑑定有關物質是否是鯨魚嘔吐物“龍涎香”。
研究中心主任哈斯里查博士對馬來報章《每日大都會》指出,研究中心連同蘭道阿邦漁業研究中心合作,用了一個星期研究有關“蠟狀物質”。不過,至今的研究報告顯示有關物質並不含有“龍涎香”的3個主要成分。
ADVERTISEMENT
“純正龍涎香有3個成分,分別是25%至45%的龍涎精、30%至40%的表前列醇及3%至4%的糞酮。”
有鑑於此,他說,研究團隊至今仍無法鑑定有關物質就是鯨魚嘔吐物“龍涎香”,必須等到研究完成才有真正的結果。
他說,研究團隊完成研究後,將把研究報告呈交給漁業局。
他指出,根據肉眼觀察,有關物質看起來好像鯨魚嘔吐物,不過只有經過化驗,才可以鑑定是否是鯨魚嘔吐物。
可能是脂肪堆積物廢棄物
他說,實際上,從今年1月至今,不少民眾在我國海域撿獲所謂的鯨魚嘔吐物,該大學共接到18個化驗樣本,但研究報告出爐後,沒有一個是“龍涎香”。
他指出,有關物質可能是脂肪堆積物、蔬菜殘餘物或其他廢棄物,被丟進大海,不過研究顯示,都不是“龍涎香”。
據報導,41歲的婦女艾達祖麗娜上月與家人同往馬江的大馬漁業發展局碼頭垂釣時,發現有關蠟狀物質。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