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23日訊)汙水處理系統設計工程師林健文指出,為了防止再次發生有如此次的雪州大水災,當局最好的做法是儘快落實河流盆地聯合管理(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IRBM),並利用天氣報告的預測來避免同一時間洩洪而導致的洪水超載。
他在接受星洲日報詢問時說,據他了解,巴生河一直都有不間斷地進行挖深工作,但由於上游的發展,導致淤泥不斷沉積在下游,尤其是在河流轉彎處。
ADVERTISEMENT
應利用天氣預測免同時洩洪
“目前坊間有一個說法,不排除是水壩排洪加上精明隧道(SMART)連續轉移吉隆坡的積水,加上漲潮期,就造成這次的大水災。其實,最好的做法就是儘快落實河流盆地聯合管理,利用天氣報告的預測來避免同一時間洩洪而導致的超載。”
此前,他在臉書上發文說,巴生河的上游有2條河,其中一條為克拉容河(Sungai Kerayong),是從安邦開始流過吉隆坡中心;另一條則是鵝嘜河,這2條河會在舊巴生路郊外嶺(Taman Desa)附近交匯,形成巴生河。
“在吉隆坡中心,鵝嘜河也匯聚了另外2條支流,即泗巖沫河(Sungai Segambut)和峇都河(Sungai Batu)。
“之後,之後,巴生河流過舊巴生路,在甘榜美丹(Kampung Medan)附近與雙溪本查拉(Sungai Penchala)交匯。雙溪本查拉是從萬達鎮流過整個八打靈再也區域。”
他表示,巴生河在流經雙威、蒲種後,會在沙亞南太子園附近與白沙羅河(Sungai Damansara)交匯;而白沙羅河涵蓋了八打靈再也北部的區域以及雙溪毛糯、梳邦2(Subang 2)等。
“之後,巴生河在沙亞南18區和19區附近連接了從沙亞南湖濱公園(Taman Tasik Shah Alam)所收納的幾乎整個沙亞南北部地區的雨水。接著,巴生河流過巴生市區,經過幾個轉彎後在巴生北港附近出海。”
他指出,巴生衛星市(Klang Utama)發生水災,是因為附近處在高地的實達阿南城鎮(Bandar Setia Alam)發展迅速,過多的雨水直接流到低窪的武吉拉惹鎮(Bandar Bukit Raja),接著再灌進左邊的巴生衛星市。
“巴生衛星市原本就沒有大河連接,依靠的是連接到雙溪布魯(Sungai Puloh)的小溪,所以不勝負荷導致3個地區水位上升。”
被巴生河三面包圍
太子園如盆子被灌滿
至於沙亞南太子園的水災,林健文指出,太子園的位置恰好是處在白沙羅河與巴生河的交匯處,這2條河流幾乎承載著整個大吉隆坡的雨水,加上此次是整個區域性的異常大雨,已經超越城市規劃的計算。
“河水越過防堤和水閘進入太子園,之後雨停了水位下降,但太子園仍然屬於低窪地區,所以雨水無法流出,因為河水的水位還是比太子園的地面高。
“況且,太子園剛好被巴生河形成一個三面的包圍網,即從南面的布特拉高原(Putra Heights)到北面的沙亞南19區和西面的阿南英比安(Alam Impian),太子園就像一個盆子,被溢滿的巴生河水灌滿。”
他表示,蒲種的水災則主要集中在武吉蘭棕(Bukit Lanchong)和金鑾(Kinrara)一帶。
他指出,武吉蘭棕的位置是處在布特拉高原的下方,而布特拉高原的地勢原本就比較高;巴生河流過布特拉高原時作了一個轉彎,武吉蘭棕正好就處在這個轉彎的地方,所以當下遊的河水(太子園一帶)漲上來時,也難免崩堤。
“而金鑾和舊巴生路剛好在雙溪本查拉交匯巴生河的地帶,所以處在北面的舊巴生路和南面的金鑾小部分地區難免遭殃。”
事發在下游 垃圾非肇因
另外,針對吉隆坡灌溉局日前指垃圾是造成此次水災的原因,林健文認為,這是不對的,因為當局發佈的照片中,所顯示的垃圾堆積在柵閘前是上游的標配,而這次的巴生河水災發生在下游,顯然不符合垃圾是元兇的指責。
“其次,發生的地點在雪州,也輪不到上游的該局發言,除非上游發生水災,或該局是針對小部分上游地區(譬如中南區)的局部淹水所發言,那就另當別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