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7日訊)全國校長職工會雪蘭莪分會主席兼大會主席蔡淑禎說,生活中的每個場景都能帶來教育契機,無論是從災難中體現的生命教育、遵守防疫準則的責任教育、致敬前線人員的奉獻精神,以及感恩教育等,生活教育的機會在當下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也能借此體驗人生促進自我的成長。
她在2021年度雪隆新校長培訓課程上致詞時指出,身為教育前線工作者,在冠病疫情期間始終秉持著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理念,竭盡所能協助學子們完成學習的任務,同時嚴守校園的防疫指南,確保師生的健康與安危,直到今年第四季度才看到國內疫情趨緩,看見曙光。
ADVERTISEMENT
“奈何,屋漏又逢連夜雨,突如其來的水災是雪上加霜,在疫情和洪災的雙重挑戰下,教育這份需要智慧的良心工作受到極大的考驗。”
她說,在這個非常時期,如何繼續以前人教育的模式,培養孩子向善向上,成了教育工作者及父母很大的挑戰。
生活教育賦予更多新任務
她指出,“生活即教育”是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核心,教育上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上的變化,生活無時無刻在變化,就表示教育無時無刻在發生,突如其來的疫情生活變化當中,生活教育內容比起在校制定好的教育課程,多出了更多新任務。
她說,校長作為學校的大家長,理應能順應時代環境的變化,更堅韌地帶領學校的行政團隊、教師及學生們,踏實地走向後疫情的新時代、新道路。
她說,2021年仍舊是個充滿挑戰的一年,受冠病疫情反覆的影響,人們的生活被打亂了節奏,今年的華小新校長培訓課程也被迫展延至今才能進行,這項活動主要促進兩地校長的情誼,希望能借此機會讓出席者交流學習,探討領導學校的策略技巧,分享經驗,延續雪隆校長一家親的精神。
她相信透過主講嘉賓的經驗分享,能使新校長獲益良多, 在未來更自信地領導及管理學校。
廖德勝:教育界的弱點
教師子女多拒當老師
退休校長廖德勝說,他發現到許多老師的孩子不願意申請師訓或朝教育界發展,這實際上是教育界所存在的弱點。
他今日主講題為《校長的素質與素養》的講座時聲稱,有許多老師回到家時常常和另一半埋怨學校的工作,結果不曉得孩子是否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也抗拒當老師。
“那些(常常埋怨)老師的孩子長大後,要他們申請師訓,其實很多都不想要申請,這是不好的。”
僅一年師訓課程不足夠
他說,老師們教導有方,因而孩子也會比較優秀,如果能夠把一流人才留在教育界教導下一代,那麼社會才會出現光明。
“不要像之前成績不好或者找不到其他職業的(申請者)也被接納,而有些考取了無關痛癢學位的人士也進入教育界。”
他認為,申請者只獲得一年師訓課程是不足夠的,因為他們不會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充其量把教師當成一份職業而已。
提醒新校長勿操之過急
另一方面,廖德勝提醒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新校長,勿操之過急,上任後馬上大肆改革,以致舊問題尚未解決,又出現新問題。
他建議新校長先觀望3個月至半年,與校內教職人員多聊天,才能明白學校操作及運作上的問題。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校長,都能讓很多事迎刃而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