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即时国内

发布: 1:46pm 29/12/2021

董教总

华淡小

地位

合法

董教总

华淡小

地位

合法

華淡小地位合法 董教總:華教史上重要一天

謝立意(右一起)與陳大錦在華淡小違憲案裁決後接受媒體訪問,表示憲法賦予國人學習母語的權利。左一為董總財政拿督楊安山及署理主席拿督陳友信。(黃志漢攝)

(吉隆坡29日訊)董教總樂見吉隆坡高庭駁回華淡小訴訟的裁決,並認為這項判決彰顯了華淡小的,除了是華教的勝利,也是華教歷史上重要的一天。

教總主席謝立意說,今日的司法判決本來就不應該發生,因為教育法令和憲法早已清楚闡明華淡小的合法地位。

ADVERTISEMENT

他今日在華淡小違憲案裁決後在庭外接受媒體訪問時說,華小早在國家獨立前就已經存在,並且為國家培育許多人才,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隨著高庭做出判決,教總希望今後不再出現任何指控華淡小不合法的言論,以免繼續誤導國人和肆意挑起種族敏感情緒,破壞各族群的和諧及國家團結。”

他也促請政府密切加以關注和監督這個情況,嚴厲對付繼續玩弄華淡小違憲課題的知識分子和極端組織,堅決維護憲法的精神,杜絕任何企圖破壞國家多元特徵的惡劣行徑。

“與此同時,教總也希望政府能強化我國現有的多源流教育制度,給予各族群母語教育發展平等的待遇,致力於促進國家教育的整體發展。”

他表示,此事也是華教歷史上的重要事記,必須被記載下來,以便作為未來判決的參考,而他相信這也會為日後的判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陳大錦:憲法賦予學習母語權利

另一方面,董總主席陳大錦說,這是非常重要的標杆性判決,因為憲法賦予學習母語的權利。

他在庭外受訪時指出,聯邦憲法第152條文(1)闡明任何人不得禁止或阻止任何人使用、教導或學習其他語言的權利,因此,極端分子質疑母語教育在憲法上的合法性,董總無法苟同。

“今天的判決是合法、合情及合理的,我國憲法在推動多語言文化及建立共存共榮的精神,象徵著全民的驕傲,這也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議的宗旨。”

他也促請有關當局和人士放棄上訴,勿再浪費司法的資源。

“公民社會必須加以警惕,司法程序不能遭濫用。”

他重申,華淡小地位不需要受到質疑,各族學習母語教育的權利也沒有受到影響。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5:08pm 27/03/2025
董教总:戴扣章流于形式  爱国教育应融入实践
(跟进教育部规定佩戴国旗扣章)董教总:佩戴扣章象征爱国.但不希望只是流于形式
谢立意指出,佩戴国旗扣章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但仍属于较为形式化的做法。(档案照)

(八打灵再也27日讯)董教总认为,佩戴国旗扣章虽能象征爱国情操,但更关键的是通过课程、课外活动及校园氛围,以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促进多元社会的理解与团结。

董教总不希望看到爱国教育只停留在形式,相反的,教育部应融入日常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体会爱国精神的意义。

谢立意:通过活动培养爱国

教总主席谢立意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说,教育部必须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包括教学过程、课外活动及学校氛围的营造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中培养爱国精神。

“佩戴国旗扣章虽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但这还是比较形式的做法。”

他说,教育部应当让学生了解大马是一个多元族群、文化和宗教的国家,各族群间必须互相尊重,和谐共处,同舟共济,团结一致。

“学校必须教导和灌输学生正确的思维,以让各族学生从小就建立正确的国家观念,确保大家秉持国家原则的精神,共同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家。”

他指出,唯有从小培养学生对多元族群国家的理解与共处之道,才能防止种族与宗教极端主义蔓延。”

他表示,政府必须正视并解决族群撕裂对国家长远发展的破坏。

他也说,教育部落实佩戴国旗扣章的措施,绝不能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

“教育部必须妥善规划措施,以免干扰学校行政运作或加重教师负担。”

(跟进教育部规定佩戴国旗扣章)董教总:佩戴扣章象征爱国.但不希望只是流于形式
梁胜义指出,爱国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形式,而应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感受其意义。(档案照)
梁胜义:师长须言传身教

董总执行长梁胜义指出,国旗扣章本身只是一个符号,并不自带意义,而是需要透过日常实践来赋予价值。

“我们不排斥,也欢迎(佩戴国旗扣章),但若周遭环境无法让学生体会其意义,最终可能流于形式,纯粹是为了戴而戴。”

他接受本报访问时说,校园课程固然有助于培养爱国精神,但更关键的是师长的言传身教。

他举例,若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佩戴国旗扣章,另一方面却发表排外言论,如“回中国去”等,学生感受到的将是负面的示范,国旗扣章的象征意义也随之削弱。

他说,若公众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频繁炒作种族或宗教议题,学生将难以真正体会国徽所承载的价值。

他强调,爱国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形式,而应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感受其意义。

他指出,若校方要求学生佩戴校徽,但校园环境和师长对学生缺乏关怀,学生不会因佩戴校徽而对学校产生认同。同样的,国旗扣章的教育价值,取决于社会整体氛围是否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团结、爱国与责任感。

他认为,政治人物、公众人物及师长须以身作则,以言行示范何谓真正的团结与爱国精神。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