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打靈再也29日訊)董教總敦促政府採取必要的行動,以制止任何破壞我國多源流教育制度的言行舉止,杜絕任何蓄意破壞我國多元特徵的惡劣行徑,以免繼續撕裂我國的多元社會。
董教總今日在吉隆坡高庭駁回華淡小違憲訴訟後發表聯合聲明說,政府有義務強化我國現有的多源流教育制度,給予各族群母語教育發展平等的待遇,致力於促進國家教育的整體發展,為國家培養更多人才。
ADVERTISEMENT
聲明指出,董教總對於高庭今日的裁決感到欣慰,並表示這項標杆性的判決證明了我國各族群母語教育的合法地位及其所應享有的平等權益,也有助於鞏固我國多元社會的特徵,有利於國家的和諧與發展。
獨立前已有多源流學校
聲明表示,多源流學校教育制度早在國家獨立前就已經存在,而且自50年代以來,各源流學校的地位都明確列入我國各個教育法令,並獲得聯邦憲法的保障,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遺憾的是,一些團體漠視我國各族人民自由發展本身母語教育的權利,入稟法庭挑戰華淡小的合法地位,蓄意挑起種族敏感情緒。高庭的判決也說明了這些團體的立論是無的放矢,站不住腳。”
聲明指出,我國各源流學校並存發展已超過200年之久,不但是我國多元社會的特色,而且數十年來的存在與發展,也證明了多源流學校非但不是國民團結的絆腳石,反而還為國家培養了許多建國人才,對國家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促尊重各族母語教育
“董教總促請各造必須以互相尊重、彼此包容和理性開明的態度來看待各族群母語教育的存在與發展,因為這才是真正符合我國多元族群的實際需求。”
聲明說,董教總重申,華淡小合法地位在聯邦憲法下受到保障,這是不能夠被任何人隨意加以剝奪的基本權益。
聲明表示,儘管高庭今日已做出判決,守護了聯邦憲法賦予各族人民學習及教導母語的權利,但單元化的思維已經在教育領域根深蒂固。
“有鑑於此,華社仍然不可掉以輕心,必須密切關注局勢的發展,併成為母語教育堅強的後盾。”
謝立意:教育法憲法已闡明合法
較早前,教總主席謝立意在華淡小違憲案裁決後在庭外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今日的司法判決本來就不應該發生,因為教育法令和憲法早已清楚闡明華淡小的合法地位。
“隨著高庭做出判決,教總希望今後不再出現任何指控華淡小不合法的言論,以免繼續誤導國人和肆意挑起種族敏感情緒,破壞各族群的和諧及國家團結。”
他表示,此事也是華教歷史上的重要事記,必須被記載下來,以便作為未來判決的參考,而他相信這也會為日後的判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陳大錦:標杆性判決
另一方面,董總主席陳大錦說,這是非常重要的標杆性判決,因為憲法賦予學習母語的權利。
他在庭外受訪時也促請有關當局和人士放棄上訴,勿再浪費司法的資源。
“公民社會必須加以警惕,司法程序不能遭濫用。”
他重申,華淡小地位不需要受到質疑,各族學習母語教育的權利也沒有受到影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八打灵再也27日讯)董教总认为,佩戴国旗扣章虽能象征爱国情操,但更关键的是通过课程、课外活动及校园氛围,以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促进多元社会的理解与团结。
董教总不希望看到爱国教育只停留在形式,相反的,教育部应融入日常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体会爱国精神的意义。
谢立意:通过活动培养爱国
教总主席谢立意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说,教育部必须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包括教学过程、课外活动及学校氛围的营造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中培养爱国精神。
“佩戴国旗扣章虽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但这还是比较形式的做法。”
他说,教育部应当让学生了解大马是一个多元族群、文化和宗教的国家,各族群间必须互相尊重,和谐共处,同舟共济,团结一致。
“学校必须教导和灌输学生正确的思维,以让各族学生从小就建立正确的国家观念,确保大家秉持国家原则的精神,共同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家。”
他指出,唯有从小培养学生对多元族群国家的理解与共处之道,才能防止种族与宗教极端主义蔓延。”
他表示,政府必须正视并解决族群撕裂对国家长远发展的破坏。
他也说,教育部落实佩戴国旗扣章的措施,绝不能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
“教育部必须妥善规划措施,以免干扰学校行政运作或加重教师负担。”

梁胜义:师长须言传身教
董总执行长梁胜义指出,国旗扣章本身只是一个符号,并不自带意义,而是需要透过日常实践来赋予价值。
“我们不排斥,也欢迎(佩戴国旗扣章),但若周遭环境无法让学生体会其意义,最终可能流于形式,纯粹是为了戴而戴。”
他接受本报访问时说,校园课程固然有助于培养爱国精神,但更关键的是师长的言传身教。
他举例,若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佩戴国旗扣章,另一方面却发表排外言论,如“回中国去”等,学生感受到的将是负面的示范,国旗扣章的象征意义也随之削弱。
他说,若公众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频繁炒作种族或宗教议题,学生将难以真正体会国徽所承载的价值。
他强调,爱国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形式,而应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感受其意义。
他指出,若校方要求学生佩戴校徽,但校园环境和师长对学生缺乏关怀,学生不会因佩戴校徽而对学校产生认同。同样的,国旗扣章的教育价值,取决于社会整体氛围是否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团结、爱国与责任感。
他认为,政治人物、公众人物及师长须以身作则,以言行示范何谓真正的团结与爱国精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