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水災把一些問題從沙發底下衝了出來,讓我們重新思考,發展和規劃及環保的重要性。
ADVERTISEMENT
很多人會批評說,雪州沙亞南太子園是當年地方政府處理不當才導致兩次水災的發生,那麼與沙亞南太子園同屬一個州選區的甘榜武吉蘭棕(Kampung Bukit Lanchong)可以說是整個上游發展的悲哀了。
甘榜武吉蘭棕位於布特拉高原(Putra Heights)的西邊,狹窄而長的甘榜地區,西方和南方就是巴生河,河的對岸是哥打哥文寧(Kota Kemuning),北面的出口可以通往沙亞南28區。
據資料顯示,1914年的官方地圖上就已經有武吉蘭棕(Bukit Lanchong)的存在,而甘榜地區則是60年代開始有人居住,一直到目前為止,居民大約5千人,一千多戶房子。
據記載,甘榜是東面橡膠園(也就是Putra Heights的前址)的多餘地(extra land),後來在此地居住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印尼籍馬來人。
1996年,第二中環銜接大道(ELITE)完成,甘榜武吉蘭棕和布特拉高原就被切割成一小片毗鄰巴生河的獨立土地。布特拉高原屬於園丘地,地勢高低不平。而河的對岸,哥打哥文寧原址也屬於橡膠園丘,基本地勢和布特拉高原相同,所以就造成甘榜武吉蘭棕被孤立成一小片的低窪地。這次的雪州大水災,甘榜武吉蘭棕屬於重災區,全村的房子幾乎被巴生河水淹沒。
一直以來,武吉蘭棕地區都飽受巴生河氾濫的影響,由於地勢較低,下游的沙亞南河流段(沙亞南至巴生地段屬於平原)已經放慢速度,所以巴生河最後的衝刺就在沙亞南太子園前後端,而武吉蘭棕面對的泛濫問題,比起有規劃的沙亞南太子園來得更壞。
基本上,每一條河流都有它的緩衝帶(buffer zone),這條緩衝帶大概20-30米左右,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突然上漲的河水造成氾濫,但目測巴生河下游的馬來甘榜區,很多都處於河流的緩衝帶,有些地方有其歷史因素,有些則是非法住宅,但發生災害時都是受害者。甘榜武吉蘭棕的地段也備受爭議,但它和沙亞南太子園不同,不是發展商發展的住宅區項目,這也會為政府徵地或遷移產生極度的困難。
馬來西亞很多條例都很嚴格,但執法鬆散,導致很多時候執法人員都是隻眼開隻眼閉,也無法(不敢)隨意驅趕居住在非法地帶的人民,徵用不回緩衝帶的土地,中下游河流地段就無法進行擴大,這也是城市規劃部門以及水利灌溉局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
雪州是馬來西亞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寸土尺金,不要說河邊的緩衝帶,火車道、地鐵、高速大道及高壓電線的緩衝帶也一樣建造房子,還有礦湖、山坡邊緣、保護林、原本發展地段的綠肺等等,也都一一建造起房子,責任又應該回歸政府或買賣者身上?
這次的水災把一些問題從沙發底下衝了出來,讓我們重新思考,發展和規劃及環保的重要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