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種族關係惡劣的大環境下,華小不可能獨善其身,茁壯成長。換言之,要保障華小的存在與發展,就得塑造一個各族融合的多元社會。只要族群關係一日未改善,只要種族政治一天仍主宰大馬,就沒有高枕無憂這回事。
ADVERTISEMENT
高庭駁回挑戰華小和淡小違憲的訴訟,裁定華小和淡小使用華語和淡米爾語作為教學媒介語是符合聯邦憲法的。對華教來說,確是好消息。但,事情結束了嗎?沒有。
起訴方會提出上訴,如無意外,這是一宗“打到底”的訟訴,有待聯邦法院一錘定音。
一旦法院作出判決,華小就能穩如泰山,一切紛爭畫上句號,迎來幸福?
抱歉,結局還未上演。華小地位受挑戰,不是簡單的教育或人權課題,其深層原因乃種族問題。
只要族群關係一日未改善,只要種族政治一天仍主宰大馬,就沒有高枕無憂這回事。
在法律路上,固然要站穩立場,不亢不卑,捍衛權益,惟在法庭之外,尚有更重要的戰場:民間。
表面上,大馬是多元種族國家,各族和諧共處,展現多元之美……這種論述聽來悅耳,卻沒反映真正面貌。
事實是,我國獨立64年,各族仍未跨越膚色的藩籬,融合為國族共同體。對於這個國家,各族不有同的想像與詮譯,加上種族政治猖獗,政客煽動情緒撈取選票,族群之間不但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越走越近,相反,種族課題變得日益敏感,一點火苗就足以引爆爭議。
在種族關係惡劣的大環境下,華小不可能獨善其身,茁壯成長。換言之,要保障華小的存在與發展,就得塑造一個各族融合的多元社會。
問題來了。“各族融合的多元社會”不是餡餅,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需要我們付出汗水與努力,運用智慧去爭取的一個未來。
可能,大馬永遠都不會成為你我向往的多元社會;也許50年後,這個國度依然會以濃妝豔抹來展示多元,掩飾骨子裡的保守與單元面貌;但,若我們今天不起步,不作出改變,未來就已經定格,如一列火車,始終會抵達終站。
在這場保衛多元的戰役中,華小扮演重要角色。
各族猶如對岸而居,需要橋樑來促進接觸,加強交流,而這橋樑是國語(馬來語)。雖然有華小生精通三語,但不容否認,國語是許多華小生的軟肋。
能用國語向馬來大嬸買Nasi Lemak,點個肯德基套餐,不意味你的國語程度能與馬來同胞深入交流。我們需要進一步交流,走進各自的生活圈子,才能建立真正的情誼,建構多元的共識。
曼德拉曾言:“如果你用一個人聽得懂的語言與他交流,他會記在腦子裡;如果你用他自己的語言與他交流,他會記在心裡。”要打破僵固的種族隔閡,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國語,讓我們的聲音穿越耳朶走進馬來同胞的心坎。
因此,華小須運用有效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國語水平。這當中有頗大的改善空間,而前提是,華教人士和華小當局須意識到問題,並承認不足之處。若一味維護華小的“金漆招牌”,不容批評,十年如一日,自我感覺良好,我們就只好擁抱表面的盛放,走向日後的凋零。
真正的戰場,不在法庭,別把目光收得太窄。從整個社會環境著手,促進各族瞭解,鞏固互信,建構共識,才能真正保障華小,捍衛權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