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城乡大桌

|
发布: 7:30am 30/12/2021

丁杰隆

气候变迁

治水

州政府

城鄉大桌

城市化

城市规划师

丁傑隆.地方沒有預算,如何做好防洪?

丁杰隆

若是認真,聯邦政府不僅要下放權力,也要改革和地方政府既有的財政和稅收結構。

ADVERTISEMENT

馬來西亞的比率已經超過70%,即每10人中就有7人住在城市裡。這意味任何發生在城市地區的天災,不論是乾旱還是強降雨,都毫無疑問將給城市帶來重創。因此,如何因應氣候變遷作調適,是未來城市管理者不能迴避的問題,不管是在公部門的人力編制或預算分配,都應該要比以往有顯著加強。

相比1980、90年代以前地方縣市政府本身缺乏具有專業資格認證的城市規劃師、工程師、建築師乃至測量師任職,這種情況在今天已經改善許多。就算在地方縣署的公共工程局(JKR)和水利灌溉局(JPS),裡頭也有許多優秀、認真工作的工程師。

因為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我們今天其實並不缺乏治水人才。更因為大家來自不同區域和源流的大學、學系和學術流派,促使對總體治水策略與實踐的討論,也就更具豐富和多元化,而不僅只侷限在過往傳統“人定勝天”的工程導向思維——建壩攔水、築高堤防、截彎取直或開挖疏洪道,卻看不見周遭原居民的生活和環境生態的多樣性。

人才不缺,點子很多,但更多時候卻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治水的關鍵總是卡在地方政府的財政結構和預算分配。大多數地方政府在短時間內並無法獨立抵禦因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巨大災難。

今天失控的城市蔓延(urban sprawl),以及毫無節制的土地開發,都正在逐漸消磨國內各大城市的防洪和災後修復韌性。問題是,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並無法也沒有意願阻止這一切發生。

因為政府本身需要足夠的收入維持運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需要不斷地批准土地開發和建築工程,而大多數的申請案都是直接通過或有條件通過,很少比例會直接駁回,案件過不了也可以回頭找國州議員“關說”。當朝野政黨都拿著發展商的政治獻金,這就變得更復雜。沒有一個政府不是親發展商。有政治人物帶風向把淹水矛頭指向伐木商,但他們從來不敢觸碰發展商。

因為地稅和土地轉賣是州政府的主要收入。同樣的,地方政府鼓勵土地使用分區轉換(農地變住宅或商業地),以及鼓勵新城鎮或更高密度的開發計劃,因為門牌稅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

即便如此,單憑州政府和地方政府這一丁點財力,仍然無法足夠做好防洪工作。因為防洪工程動輒上億令吉成本,這相等於大多數市政廳或市議會層級政府的一年預算開支,而縣議會一年的預算開支也才幾千萬。地方政府編列的預算,往往只能夠維持社區排水溝的定期挖掘、清潔和修補。

所以,每一處曾經淹過水的黑區,當地十位問責官員中的八位都會有相似回答,不是“已向中央申請撥款”,就是“申請還沒批下來”或“仍在等待中央撥款”。實際上,如果地方有足夠且快速發放的撥款,許多黑區其實可以避免一再淹水。

顯然,若是認真治水,聯邦政府不僅要下放權力,也要改革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既有的財政和稅收結構。但要推動這項改革,在目前而言,似乎是天方夜譚,艱難又吃力不討好的苦差,會有國會議員樂意協助嗎?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