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人物

|
发布: 10:00am 03/01/2022

麻雀

人物

继程法师

叶逢仪

麻雀

人物

继程法师

叶逢仪

繼程法師與畫家葉逢儀跨界合作/當禪碰上麻雀……

报道:本刊 张露华、摄影:本报 陈敬晖
葉逢儀與繼程法師的聯合之作,把“不二”變成了“不只兩隻麻雀”。

一個以禪入世,一個以入畫,當禪碰上麻雀,有誰會想到竟是如此和諧,用禪與麻雀的碰撞療愈疫情下的心靈。

繼程法師是禪修師,在疫情底下,禪修可以幫人安撫煩躁不安的心;而以畫麻雀見稱的畫家葉逢儀,在疫情中藉著畫畫來放鬆身心,應對這不安的世界。

ADVERTISEMENT

繼程法師
葉逢儀

訪問這一天,在紫藤文化集團創辦人林福南的牽線下,繼程法師和葉逢儀兩位大師級聚首一堂,以畫交流,以禪論世,讓大家在禪與畫之中看到在疫情中如何安定身心。

從動到靜,迴歸內心

以往禪師與畫家都是經常出國的人,在流動的時空裡創作。可這兩年裡為“疫”所困,靜待家中,卻也可以在靜中得到啟發與靈感,無阻創作的意念,動與靜,好與壞都可以安住身心。

繼程法師說:“前幾年我一直閒裡偷忙,在2000年我辭去所有職務,開始我的‘閒生’。後來我去了美國,一有空檔就安排活動,結果那20年間,每年有10個月都在國外。當時就動了一個念頭,如果可以靜下來也很好,卻沒有想到真的靜下來。”

他覺得,過去兩年沒有出國,一直住在太平自修、看經書、寫字、畫畫,收穫雖不多,但多了很多休閒時間,可以騎著腳車四處逛,有更多心思去欣賞所有景物,這也未嘗不是收穫。

同樣的,以往都是四處作畫的葉逢儀,經常出門都帶上畫具在旅途中作畫。這次因為疫情留在家中,把很多平時放在一旁的東西都整理好,包括思維與想法。

多了很多時間在家裡作畫,讓他多了很多新的靈感,即使如令人憎恨的冠病病毒,他卻能看到病毒形狀很美,而啟發他畫出不一樣的病毒與創作,畫了一些平時想不到的東西,是他另一種收穫。

他認為,人一生會面對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對或不對,視乎你如何看待。就好像病毒雖不好,但它可能也有好的一面,如人們靜止了一切活動,卻保護了大自然環境。

面對這個動與靜的大轉變,很多人都覺得無所適從,煩躁不安。但繼程法師卻認為,靜止的環境,可以讓大家迴歸到內心,發掘深層的內在。

他以主動閉關與被動閉關來比喻這次的疫情。以往我們閉關以用功修行,但這次疫情卻如被動閉關,外在環境因緣令我們必須靜下來。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要轉被動為主動,自己懂得安排事情,把過去一直要做的事情給實現,或主動做一些不一定是自己想做的事,或可以做的事情,把握這次的轉化過程,就如佛法中轉煩惱為菩提。

“只要我們懂得轉念,就是一個機會。有的人整天都在忙,結果忙出憂鬱症。如今也有人閒出憂鬱症,所以無論忙或閒,主要是看我們如何調整觀念心態,從正面角度來看,我們被動的閉關,時間還是自己的,就看我們如何應用與發揮。”

一個以禪入畫,一個以麻雀飛入,繼程法師與葉逢儀結合,創作出別有意境的禪畫。

繼程法師恬靜的禪字畫,在葉逢儀加上麻雀後,馬上靈動起來。
繼程法師在作畫,林福南(右二)與葉逢儀在旁欣賞。

 
 
靜止的世界,讓我們無法往外探索,只能往內尋求安定,會影響藝術創作嗎?

繼程法師覺得,動態有它的刺激,但靜態卻令人可以專注觀照,達到禪的境界,可以創作出更深處的作品。

他解釋,創作有兩個層次,內在安定與外在分離,這兩種功能在我們用功過程中本應是一體的。但往往我們在外在分離中,看不到內在安定;一些很偏外在的藝術家,你可能覺得他的創作很有創意與刺激性,但往深一層就覺得他的作品不夠深沉,安定的部分不夠紮實,所以一些藝術家會走向宗教,因為他們發現更深層在內在對創作有幫助。

作為藝術家的葉逢儀淡淡的說:“我個人覺得一切順其自然,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不好好利用,而去模仿外在,實在沒有必要,所以我作畫都強調不要保守在一個框框裡,應該好好發揮自己與生俱來的天分。”

他在甲子之年悟出一個真理,就是30歲之前聽父母、老師的話,30歲以後聽家人的話,到了60歲就要做自己,否則就白白浪費了自己的一生人,這是他自我反思的結論,決定60歲後的我,必須要做回自己。

完成前半部的繼程法師彷彿在說:“竹林為你建好了,就看你如何把麻雀引來!”
繼程法師的竹樹,在葉逢儀的麻雀報到下,變成了竹林。

 
面對不確定的疫情,親人離世,要安定身心,如何做到?

繼程法師說,疫情一直在變化,我們無法掌握它,所以它(疫情)不是一個實情,不是實情就沒有永恆性,在佛教裡就是無我。

“當我們看到因緣在流動,你就要學會怎樣依著流動的因緣讓自己活得自在。如果我們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無我,忘我,不再執著,就可以活出自己。”

“佛陀也說過‘唯我獨尊’,內在的我是自在,只要懂得因緣流動的道理就可以做到。”

葉逢儀以拔草來傳達他的轉念。他表示自己喜歡園藝,在種花的時候看見小草就想把它拔掉。可是迴心一想“世界那麼大,小草也有生存的空間與權力,你又有什麼權力把它拔掉?”。

再聯想到他去學插花藝術,看到那些被剪下來的花就對老師說:“花長得那麼美,你把它剪下來,不是很殘忍嗎?”

然而老師卻說:“就因為它很美,為了要把它的美給更多人看所以才剪下來,它會很感謝你,因為你不是摧殘它,而是讓更多人看到它的美,是功德無量!”

經過老師這麼一說,他也覺得很有道理。畫畫也一樣,多一筆就會把畫破壞掉,但如果不下這筆又怎麼知道是壞,或者再多一筆能讓它起死回生,所以東西沒有對與不對,好與不好,很多東西都是兩面的。

繼程法師也對剪花之說有異曲同工的看法。他說:“如我把花采下來供佛,它就有供佛的功德;如果不採下來,它生命還是枯萎,但無論在佛前或大自然枯萎,都有其意義。”

繼程法師與葉逢儀以畫交流。

相關文章:

心理療愈師吳若權/疫情下學習放手,再放心

ICU醫生與死神殊死搏鬥 陳志金醫病、醫人與醫心

跟一座城市融成一體:記耀威

雙城交會念耀威

素人畫家紀展雄/隨心所欲 為自己作畫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