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醫學系就一定要當醫生嗎?未必,像汪欣儀教授,她在行醫和做研究之間選擇了研究這條路,一樣能夠為醫學做出貢獻,而且她因為發表的論文甚具影響力,已連續兩年成為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
近年來,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專家團隊每年都會發布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 Top 2% Scientists),這個榜單是根據論文影響力的數據來做分析,意味著入榜的科學家,他們發表的論文都具有一定分量和影響力。在今年10月公佈的榜單,本地世紀大學(SEGi University)醫學院生理學教授汪欣儀(43歲)名列其中,這已是她連續第二年入榜。
ADVERTISEMENT
汪欣儀主要研究白血病、幹細胞和醫學教育,至今總共在國際期刊發表四十多篇論文,被引用次數達2700次,並出版過5本關於生理學的學術著作。她經常獲國際期刊邀請做同行評議,也得過許多獎項,目前兼任世紀大學臨床前科學主任,忙於做研究、教書和行政事務。
3大研究焦點:白血病、幹細胞和醫學教育
醫生算是她從小的其中一個志願,不過當她從馬大醫學院畢業並且完成臨床實習後,覺得自己對教書和做研究比較感興趣,加上因為希望工作時間穩定,所以沒有選擇繼續從醫,而是走上學術這條路,一邊教書一邊做研究。
雖然離開了醫療最前線,但是在醫院工作的那段經歷還是對她有很大啟發,比如她之所以研究白血病,跟當初在醫院血液科實習的經驗有關。當時候,血液科有些血癌病人都很年輕,可能不久前還好端端在病房慶祝生日,但沒過幾天當她去巡視病房時,發現病人已經不在,令她非常錯愕和感傷。
“有個很深刻的印象是,有一次巡視病房時,我問一位母親‘這是你的兒子嗎?’她反問我‘你指的是哪一位?因為左邊這位是我的兒子,右邊這位也是我的兒子’,意思是她的兩個孩子都患上血癌,在病房side by side(並排),這使我很想幫助他們,所以才會做這樣的研究。”
她另外一個研究焦點——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也是跟白血病息息相關。她說,這種幹細胞存在於骨髓、臍帶血、脂肪組織等位置,具有很大潛能,能夠分化成多種細胞類型。而且這種幹細胞在實驗室裡算是容易培植,只不過幹細胞研究通常都很昂貴,需要很多研究經費。
近年,隨著她升上主管位置,研究重心逐漸轉向醫學教育,比如研究如何改善課程素質,以及如何促進醫學系學生更有效學習。這兩年即使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研究計劃無法順利展開,但她還是做了一些調查式研究,例如研究疫情對醫學系學生的影響。在疫情這種非常時期,她的效率依然很高,總共發表了4篇文章。她認為,“每一種研究都有它的價值,不一定要在實驗室做的研究才有價值。我們用我們可以的方法,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做我們的研究。”
早期投稿國際期刊常被退稿
為了寫論文,汪欣儀可以連續八九個小時敲鍵盤都不言倦,幾近廢寢忘食的地步。外人也許覺得她這樣高產出的學者,對於寫論文自然是得心應手,但她心裡清楚知道,“每一篇其實都是有血有淚。”
當年她剛開始要在期刊發表論文時,被退稿是常有的事,最高紀錄是連續被退稿五六次,心裡非常沮喪。“可是很奇怪,到了某個階段便突然進步許多,我也不知道確切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論文很少被要求訂正,也很少被退稿,最近3篇發過去都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因此,如果想要成功在期刊發表論文,她覺得秘訣就是不要害怕失敗,要不斷嘗試和不斷投稿,漸漸的就會摸熟期刊編輯到底要的是怎樣的內容。
從大改小改到無瑕疵
寫論文講求寫作能力,而她的文筆可能跟她小時候喜歡以中英雙語寫日記的習慣有關。她說:“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寫作其實是需要練習的。如果你喜歡寫作,你會很enjoy(樂在其中),寫多了你就知道做了一個研究後,要怎樣去論述和支持你的論點。我以前剛開始寫論文的時候不知道應該從哪裡開始,寫了一大堆被退回來叫我做major correction(大改),慢慢的變minor correction(小改),到現在有時候是no correction(不用修改)。No correction的話真的會很開心,就好像打高爾夫球所謂的hole in one(一桿進洞)。”
“如果喜歡做研究,什麼東西都可以研究”
雖然汪欣儀對寫論文樂此不疲,但不見得所有同行都跟她有一樣的想法。要知道現今幾乎所有大學,都把論文發表數列為教職員的KPI或考核指標,可是這種做法向來引起不少講師和教授反彈,認為大學不應該以論文數來評價教職員,應該回歸教學的本位。
對此,她認為不管是講師或教授都必須與時並進,而做研究和寫論文其實可以促使他們去了解本身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這無形中能對他們的教學工作也會有所幫助。像她在疫情期間便越寫越起勁,因為疫情發展瞬息萬變,實在有太多東西可以去發掘和深入研究。當她把寫論文當作一種學習,她就不覺得寫論文是件苦差事。
“做研究無非是要解決問題,”她說:“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做研究的人,你什麼都可以研究,總有一樣東西可以吸引你……而醫學研究無限寬廣,這也是為什麼醫學很有趣。”
用耐心和毅力克服失敗
當年她剛開始做研究時,首幾個月都是一而再地實驗失敗,她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有做研究的天分。後來即使經驗比較豐富了,也還是難免會遭遇挫折,例如有一次她在實驗室培植的幹細胞不知何故全部死亡,實驗必須重頭來過,更心痛是浪費了病人捐贈的幹細胞。所以,無論做實驗或是在期刊發表論文,她認為失敗都是必經過程,必須要很有耐心和毅力,才能撐過一次又一次的挫折。
愛心、熱心、誠心和恆心,讀醫必有的4堅持
雖然汪欣儀沒有選擇當醫生,但從不後悔就讀醫學系。也許許多人會覺得,學醫就一定要做專科醫生或外科醫生,但醫學系的出路其實比想像中寬廣,未必要在醫院工作,可以往學術和研究領域發展。她說:“像我這樣子,一樣覺得很有意義和很有滿足感。”
作為醫學院教授,她看過一些學生是因為家長想要他們讀醫學系,他們才選擇醫學系。但身為過來人,她想告訴學生和家長,即使成績很好也要以自己的興趣來選擇科系,而且不應該是為了“錢”途而去學醫,因為學醫是一個漫長又煎熬的過程,不像電視劇演的那么浪漫和表面風光。
如果要給醫學系學生一些建言,她會說一定要有4顆心——愛心、熱心、誠心和恆心。她無法想像醫生如果缺乏這4顆心,是要如何忍受那種幫病人處理傷口的血淋淋場面,以及如何克服例如長時間值班的煎熬。
另外,還有一點忠告源於她的深刻體會,像她這種從小到大成績都很優異的人,第一次在醫學院考試時,解剖學考獲87分,她原本很開心也很自豪,直到看到身旁同學考獲九十多分,她才終於明白天外有天這個道理。從那時起,她學會謙卑,“是不是最top不要緊。”
如今貴為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連她自己都很驚訝,沒想過自己的論文會被引用那么多次。她不會刻意追求些什麼,也不強求論文一定要登上權威的《自然》期刊,只求盡力就好,“能去多遠就去多遠,有路走就走。”
當然,作為研究員,如果研究成果能夠被認同,那畢竟還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她說:“我發表了這麼多論文,不要以為會麻木,每一篇論文被認同我都會很開心,因為發表論文的目的,就是要跟別人分享研究成果。”
在她職業生涯中,她得過許多獎項,例如2018年馬來西亞十大傑出青年獎、中國上海亞洲生物技術大會頒發的2011年傑出青年科學家/學生獎、馬來西亞糖尿病研究所的頒發的2010年亞洲糖尿病大會青年研究員一等獎,及2011年愛思唯爾雜誌最佳論文獎(生物技術)。
目前,她的工作主要分為教書、做研究和行政3大類,而她最喜歡的始終還是做研究和寫論文。雖然她自嘲“我很瘋狂,我什麼都想學”,但“什麼都想學”,何嘗不是成為頂尖科學家的必要條件?
更多文章:
【向善而生獎01】Native協助上網賣榴槤,原住民疫中逆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