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书·文传》云:“兵强胜人,人强胜天。”人的智慧和力量,是可以战胜来自自然的灾难。但前提是,“人”是否展现了智慧和力量?如果凡事只看眼前利益,只为一己之私,枉论“人定胜天”;首相的治水计划也可能有始无终了!
ADVERTISEMENT
去年12月底一场连续几天的大雨水漫京城,当然连带影响彭、登、丹三州,水患造成51人死亡,有纪录和没纪录的灾民应该超过10万人。只是截至周二,大雨特报尚未解除,雷雨南移柔、甲、森三州,从短视频看洪水涛涛,直教人触目惊心!
雪隆发生所谓“50年一遇”的大雨时,首相依斯迈沙比利当机立断成立“水灾特工队”,由政府首席秘书莫哈末祖基领导,协调多个部会“为第二波水灾做好应变准备”。
“水灾特工队”?这是短期应急救灾的临时组织。我们之前就在社论中提出,短期急务当然着重救难拯灾;但水灾的发生在大马不是偶发事件,所以必须拟定“长期防洪治水”工作,才能一劳永逸解决连年水患。
终于,首相依斯迈沙比利周二召开特别会议,并提出将治水计划从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至“200年一遇”。简而言之,这是用年度超越或然率AEP(Aggregate Loss Exceeding Probability)作风险评估而定出的防洪标准。如果大马去年12月底降下的豪大雨量200年才会出现一次,亦即发生的机率是0.5%;但这不表示未来200年不会再降下同样雨量,每一年的机率依然还是0.5%。
以大马人口增长速度、都市化程度、森林砍伐转移其他用途、建商占用水土保持区或削山盖楼的情况来看,大马确实需要把防洪工程标准提升至200年一遇!
将防洪计划提升至200年一遇,不是嘴巴说说而已,这是长期且必须每年编列庞大预算的重大计划。首相首先提出加强排水系统及海边设施的基本保护;其实防洪工程要执行的事项太多了。因为“天灾是活的,工程建设是死的”;比方说,水坝、河道、排水系统年年要疏濬;堤坝、防洪设施年年要维护;森林水土保护区严禁开发;斜度20度以上的山坡严禁使用……
所以200年防洪计划是一项人类和天灾抗衡的工作。其一,要时间,这不是十年、八年的工程而已;其二,各项防洪工程完成后,需要年年维护,不要以为一次几十亿投下去就完事了;其三,立法要严明,执法要彻底,禁止滥垦森林,破坏水土保持;其四,人民要自觉守法,不要贪图近利占用水源地发展而祸延子孙,或者自己赚得盆满钵满,把水灾留给其他无辜百姓。
去年11月1日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召开为期两周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COP26),科学家们下了“全球暖化与气候变迁”的最后通牒,未来10年全球极端气候会更频密和更强烈。大马从去年延续到今年的水患,已经是一项重大预警;如果你我都漠不关心全球暖化和气候变迁问题;之后天候异常的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出现“一年大雨一年大旱”的灾情会是常态!
本报针对这个重要峰会曾发表社论〈COP26,一场为子孙召开的气候峰会〉,结果从网路点击量来看,关心这个被《时代杂志》称为:“你我这辈子最重要的全球性会议”的人不多。显然,大马人对企业和个人必须善尽社会责任、关心全球暖化的等课题是相对不关心的。
是的,人定可胜天,《逸周书·文传》云:“兵强胜人,人强胜天。”人的智慧和力量,是可以战胜来自自然的灾难。但前提是,“人”是否展现了智慧和力量?如果凡事只看眼前利益,只为一己之私,枉论“人定胜天”;首相的治水计划也可能有始无终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