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2021年会比2020年更寸步难行。病毒就像在跟人类玩一场鱿鱼生存游戏,谁一个不小心、谁没变种进化,谁可能就会全军覆没——又或者,最终我们可找出一个共存的“相处之道”?漫漫两年,这场大疫除了让人们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是否让大家有感前路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之感?是否也让我们对自己和生命、失去与拥有,还有身旁的一切,有了不同的看法?身体的不自由,是否可换来心灵与意志的展翅高飞?2021年有太多的问题让人疲于奔命,阅读也许可以让我们获得关于真相的只字片语,或至少拥有片刻的安宁,以及面对现实的勇气。
ADVERTISEMENT
◢有争议的疫苗,该不该打?
大疫尚未结束,关于疫情的书写、讨论和阅读也方兴未艾。这一年来我们经历了第二度封城隔离,也进入疫苗开打阶段。如果说,2020年的封锁是个试验场,那2021年的封锁就是个试炼场,我们在其中修炼我们的生存力,以及对生命的感悟力。除了时时追踪各类新闻和资讯感受真实(与部分真相),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获得抚慰和力量。《纽约时报杂志》以此为发想,模仿《十日谈》中用故事对抗在瘟疫中隔离的艰苦日子,邀请了数十位当代知名小说家来为Covid-19疫情撰写故事。而中文世界也刚刚出版了《孤绝之岛》,有从台湾、香港、柏林、纽约等地,包括马来西亚的华文作家为疫情写下的字字句句。这些文字在疫情下能反映我们在疫中那些恐惧、希望和无以名状的感受,以及关于我们崩塌的日常写照——它们或许比任何新闻、数据或分析来都得更为真实。有道是:历史除了名字都是假的,小说除了名字都是真的。
【阅读书单】《大疫年代十日谈》、《孤绝之岛:后疫情时代的我们》
在历史上,从没有一次疫苗自研发到投入使用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加上mRNA新技术的使用,因此疫苗的效用和副作用等问题引起的关注和争议也就可想而知。事实上,疫苗从18世纪出现开始,就一直伴随争议和恐惧——我们害怕病毒带来的死亡,但也恐惧疫苗对身体的伤害。疫苗从来都不仅仅是个人的医疗选择问题,其中还涉及公共卫生、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议题。再加上“医学的破洞”问题( 因人类身心互动的复杂和隐晦性,有时让医疗的因果关系难以厘清),让疫苗的疗效和副作用都无法有明确的答案,才会让许多争议发生。支持或反对疫苗并不是简单的是非对错问题,或许我们可以思考的是:疫苗究竟是获利至上的商品,还是拯救人命的关键工具?我们该如何在个人利益和大众福祉之间拿捏分寸和比重?面对这两难的困境,个人该如何选择?支持与反对的两方民众又该如何理性对话?
【阅读书单】《医学的张力:医学自带的安慰剂效应、疗效不确定和群我冲突》、《疫苗战争:全球危机下Covid-19疫苗研发揭密,一场由科学家、企业、政府官员交织而成的权力游戏与英雄史诗》、《疫苗:医学史上最伟大的救星及其争议》
◢如何面对孤独、面向自己?
或许没有任何一个世纪可以像现在那样,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巨大的反差——世界如此之近,却又如此之远。我们通过科技如互联网和交通工具高度连结,在心理层面却又极端疏离。虽然孤独这个状态向来已久,但若爬疏孤独的历史及其来源,就会发现孤独其实是这个世纪才流行起来的病症。而一场疫情下来,隔离和社交距离更加剧这种状况,甚至已变成一种危机。孤独不仅仅会对一个人的身心带来巨大伤害(孤独对身体的伤害等同于一天抽15支烟),还会严重冲击经济、政治和社会。因为没有被看见和听见而感到孤独,人们因此缺少了同理心,以及对他人的关怀之情,最后在社会上引发越来越多的撕裂与崩坏。我们要如何对抗这场心灵的“孤独瘟疫”,也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或许只有当我们对孤独了解愈多,才能更坦然面对身处孤独之中的自己和他人,并且尝试走出来,不吝给他人一个善意的微笑。
【阅读书单】《孤独世纪:冲击全球商业模式,危及生活、工作与健康的疏离浪潮》、《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寂寞的诞生:寂寞为何成为现代流行病?》
重视自己常常会与自私自利挂钩,两者之间的界限有点模糊,端看从哪个角度解读。尤其在注重群体生活的东方社会,自己和个人往往会被污名化。于是我们只好深深隐藏起自己,深得连自己都不知道藏哪去了。最后我们为他人的期待而活,或带着符合社会期待的“人设”过日子,可能连自己都欺骗了。“为自己而活”、“接受自己”、“爱自己”等一直以来都是心理类书籍关注的主题,但在这场疫情面前,在隔离和失去带来的孤独和痛苦面前,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是谁、关注自己内在的需求尤为重要。这并不是自私的表现,唯有爱自己、照顾好自己,才能真正同理及接纳别人,并以同样的爱去给与和付出。在崩坏和重生之间,我们必须为自己寻找一个安身之地。
【阅读书单】《我想和自己,好好在一起》、《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为你自己》、《每一天练习照顾自己2:12步骤引领你放手,找回生命的重心,与过去和解,做完整的自己》
◢学习爱与失去
这一年来关于失去的故事一帧一帧在我们眼前上演,许多人也亲历没有机会正式说再见的心伤。你还记得吗,那位得知自己即将离开人世的老人,在影片中的坦然道别如何让人潸然泪下。你还记得吗,那些无法与父母道别的孩子,在照片中的眼神如何让人痛彻心扉。逝者的功课是怎么面对死亡降临的恐惧,而怎么面对失去,则是生者一生的功课,即使是精神医学大师如欧文·亚隆,在面对妻子离世时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走出失去的黑暗隧道。拥有时珍惜当下、减少遗憾,失去时直面悲伤、想哭就哭,把眼泪流进时间的缝隙里,不管要用多久都没关系。伤心请记得他说过:“悲伤,是我们为敢爱所付出的代价。”
唯有真正懂爱和敢爱的人才知道拥有的幸福和失去的悲伤。但爱是什么?为什么爱有时让人快乐得飞上云霄,有时又让人身心俱疲?谈爱的经典著作《爱的艺术》作者佛洛姆说,爱和世上所有的技艺和学问一样,也是可以学习的。爱并非那么虚无缥缈,也不是求之不得的东西。爱有扎实的理论(照顾、责任、尊重和了解)与实践的方法(纪律、专注、耐心、无上关注的态度)。在疫情带来的孤独危机和失去恐惧面前,或许我们应该先学会爱这个基本功——爱自己与爱别人,小爱与大爱。不管最终谁留下谁离开,应该都会减少遗憾,疫后的疗愈之路也会走得比较顺畅。
【阅读书单】《爱的艺术》、《死亡与生命手记:关于爱、失落、存在的意义》、《允许自己选择爱》
◢倦怠躺平,或反思成功的定义?
我们常听说,只要好好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也常听说,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在这个“英才制度”或“绩效主义”至上的时代里,我们相信个人的努力必有报酬,而这个成功的过程往往被定义为“努力读书进入名校,进而拥有一份高尚的职业(当然是医生和律师,若你的理想是送快递或开电召车,一定会被父母念死)和优渥的收入(最好还有美满的家庭),向上流动进入精英阶层,最终达到不凡成就”。于是每个人从小都努力甚至“过度努力”来达到这个目标(一开始就不够努力的人会被标签为“失败者”,没有容身之地),但许多人最后才身心俱疲伤痕累累地发现,自己终究还是“不够好”,或是这个社会定义的“失败者”。所谓的“公平”,所谓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实都只是虚妄的假象。阶级不公和差距依旧,残酷现实对许多人来说是撞不破的天花板。政治哲学大师桑德尔提出了这种英才制度所带来的弊病,即“赢家”和“输家”思维——赢家认为成功是自己努力赢得的成果而站在道德制高点,输家则因失去尊严而产生仇恨情绪,最终危害整个民主社会的发展。或许,社会上种种的混乱已然代表着英才制度需要被反思,成功的定义和价值也需要重新检视。
【阅读书单】《成功的反思:混乱世局中,我们必须重新学习的一堂课》、《菁英体制的陷阱:社会菁英为何成为威胁平等正义、助长贫富不均,甚至反噬自己的人民公敌?》、《失控的努力文化:为什么我们的社会让人无法好好休息》、《过度努力:每个“过度”,都是伤的证明》
体认到天花板无法突破之痛苦的,正是目前身在社会中打拼的中坚分子、被上一世代视为“草莓族”的Y世代和Z世代。因此从“佛系”到“躺平”,从“内卷”到“倦怠”,这些网络流行词透露的正是新世代面对一种过度投入却因种种问题如恶性竞争、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而无法获得正向发展的状态,最后只好被动或主动放弃。但反过来说,这也可视为他们尝试以看似妥协、放弃的心态,尝试突破这种主流的“成功论述”——谁说努力一定会成功?又是谁说一定要努力呢?说到底这也是一种对上一世代的反抗,用自己的方式消解社会放在他们身上的期待和枷锁。父辈时代的经济神话已然过去也不可复制,与其看轻或责备这些心态或行为,我们可以做的或许是尝试去理解——虽然生在看似较为富足的年代,但他们的困境也是上一代留下来的“遗产”。而身在其中的年轻一代,也可借由阅读认清自己的处境和所受的限制,并学会对自己和他人负责(而不是真的摆烂),才能找到一条真正的自由之路。
【阅读书单】《集体倦怠:没有热情、没有梦想、没有未来,这就是千禧世代生活的残酷世界》、《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我们,MZ新世代:准时下班?不婚不生?奉行极简?带你秒懂八年级生都在想什么》
◢为工作而活,还是为活着而工作?
你知道吗,几万年前人类虽然物资匮乏,但每周只需工作15个小时,就能过上闲暇的生活;为什么现代人物资充裕,却需要经常无止境地工作,甚至过劳死?另外,20世纪经济学家凯因斯也曾预言过,2030年人们每周将只需工作15小时,为什么有科技带来的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慧,距离2030年只有8年左右的现在,我们还是如此忙碌不堪,24小时待命,还要时刻担心随时会面临失业、被机器和人工智慧取代的问题?自人类出现以来,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类为了生存需求而工作。但到了现代,因生产思维及消费主义的影响,劳力变成生产工具之一,于是工作逐渐变成了人们生活的核心,进而为工作所主宰。另一方面,人们也得以通过工作施展才华、建构身分并融入世界,工作可说是人与人,人与世界的桥梁。
虽说不少人以工作为乐,但更多人工作只是为三餐而奔波,若失去工作,生活将无以为继。时代的改变也让工作的形态和意义不断在变化,例如疫情年代带来了远端工作的方式,却也让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一起,无法切割,同时改变了整个工作文化(例如Email和线上会议的沟通方式,还有对同事关系、办公室文化的影响)。不管你在从事什么工作,喜不喜欢工作,了解“工作”这个概念及其变迁,思考“工作”的意义,将有助于避免自己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工具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工作人”,并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阅读书单】《为工作而活:生存、劳动、追求幸福感,一部人类的工作大历史》、《工作:巨变时代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没有Email的世界》
◢世界急速前进,元宇宙即将来临?
不久前脸书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宣布将公司更名为Meta,似乎也预告了元宇宙(Metaverse)的到来。经过一场疫情的洗礼之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不可避免地从线下转到线上,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于是类似《头号玩家》的剧情即将上演,我们或我们的下一代将在虚拟世界中展开衣食住行、娱乐社交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赚钱(如最近的热门投资话题比特币)。这些还只是以目前有限的想像力而言——元宇宙的疆界有多大,尽头在哪里,没有人知道。虚拟世界不再只是一个戴上VR眼镜的电玩游戏那么简单,而是跟真实世界无缝接轨、一样重要的无数个平行世界。随着各个科技巨头的投入,走在前端的人也嗅到了无数商机和机会,正被生活和天灾磨练着的你,准备好投入下一个“游戏” 了吗?而这个“游戏”,最终又将带我们去到哪里?
【阅读书单】《元宇宙:科技巨头争相投入、无限商机崛起,你准备好了吗?》、《元宇宙:开启未来世界的六大趋势》、《区块链与元宇宙》、《虚拟真实:我们的身体在或不在?》
【小结】2021年或许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答案,只有对生命和生活无止境的叩问——但有问题代表着我们尚未被纷乱的世界轰炸到麻木不仁。而每个发出的问题也都不止有一个答案,或根本没有答案,只能交给时间来解。没有答案是不是也代表将开启更多可能性和想像空间?这或许是疫病年代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