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想到,2021年會比2020年更寸步難行。病毒就像在跟人類玩一場魷魚生存遊戲,誰一個不小心、誰沒變種進化,誰可能就會全軍覆沒——又或者,最終我們可找出一個共存的“相處之道”?漫漫兩年,這場大疫除了讓人們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是否讓大家有感前路茫茫不知何去何從之感?是否也讓我們對自己和生命、失去與擁有,還有身旁的一切,有了不同的看法?身體的不自由,是否可換來心靈與意志的展翅高飛?2021年有太多的問題讓人疲於奔命,閱讀也許可以讓我們獲得關於真相的隻字片語,或至少擁有片刻的安寧,以及面對現實的勇氣。
ADVERTISEMENT
◢有爭議的疫苗,該不該打?
大疫尚未結束,關於疫情的書寫、討論和閱讀也方興未艾。這一年來我們經歷了第二度封城隔離,也進入疫苗開打階段。如果說,2020年的封鎖是個試驗場,那2021年的封鎖就是個試煉場,我們在其中修煉我們的生存力,以及對生命的感悟力。除了時時追蹤各類新聞和資訊感受真實(與部分真相),我們也可以通過閱讀文學作品獲得撫慰和力量。《紐約時報雜誌》以此為發想,模仿《十日談》中用故事對抗在瘟疫中隔離的艱苦日子,邀請了數十位當代知名小說家來為Covid-19疫情撰寫故事。而中文世界也剛剛出版了《孤絕之島》,有從臺灣、香港、柏林、紐約等地,包括馬來西亞的華文作家為疫情寫下的字字句句。這些文字在疫情下能反映我們在疫中那些恐懼、希望和無以名狀的感受,以及關於我們崩塌的日常寫照——它們或許比任何新聞、數據或分析來都得更為真實。有道是:歷史除了名字都是假的,小說除了名字都是真的。
【閱讀書單】《大疫年代十日談》、《孤絕之島:後疫情時代的我們》
在歷史上,從沒有一次疫苗自研發到投入使用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加上mRNA新技術的使用,因此疫苗的效用和副作用等問題引起的關注和爭議也就可想而知。事實上,疫苗從18世紀出現開始,就一直伴隨爭議和恐懼——我們害怕病毒帶來的死亡,但也恐懼疫苗對身體的傷害。疫苗從來都不僅僅是個人的醫療選擇問題,其中還涉及公共衛生、政治、經濟、自然環境等議題。再加上“醫學的破洞”問題( 因人類身心互動的複雜和隱晦性,有時讓醫療的因果關係難以釐清),讓疫苗的療效和副作用都無法有明確的答案,才會讓許多爭議發生。支持或反對疫苗並不是簡單的是非對錯問題,或許我們可以思考的是:疫苗究竟是獲利至上的商品,還是拯救人命的關鍵工具?我們該如何在個人利益和大眾福祉之間拿捏分寸和比重?面對這兩難的困境,個人該如何選擇?支持與反對的兩方民眾又該如何理性對話?
【閱讀書單】《醫學的張力:醫學自帶的安慰劑效應、療效不確定和群我衝突》、《疫苗戰爭:全球危機下Covid-19疫苗研發揭密,一場由科學家、企業、政府官員交織而成的權力遊戲與英雄史詩》、《疫苗:醫學史上最偉大的救星及其爭議》
◢如何面對孤獨、面向自己?
或許沒有任何一個世紀可以像現在那樣,讓我們感受到這種巨大的反差——世界如此之近,卻又如此之遠。我們通過科技如互聯網和交通工具高度連結,在心理層面卻又極端疏離。雖然孤獨這個狀態向來已久,但若爬疏孤獨的歷史及其來源,就會發現孤獨其實是這個世紀才流行起來的病症。而一場疫情下來,隔離和社交距離更加劇這種狀況,甚至已變成一種危機。孤獨不僅僅會對一個人的身心帶來巨大傷害(孤獨對身體的傷害等同於一天抽15支菸),還會嚴重衝擊經濟、政治和社會。因為沒有被看見和聽見而感到孤獨,人們因此缺少了同理心,以及對他人的關懷之情,最後在社會上引發越來越多的撕裂與崩壞。我們要如何對抗這場心靈的“孤獨瘟疫”,也是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或許只有當我們對孤獨瞭解愈多,才能更坦然面對身處孤獨之中的自己和他人,並且嘗試走出來,不吝給他人一個善意的微笑。
【閱讀書單】《孤獨世紀:衝擊全球商業模式,危及生活、工作與健康的疏離浪潮》、《孤獨傳:一種現代情感的歷史》、《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
重視自己常常會與自私自利掛鉤,兩者之間的界限有點模糊,端看從哪個角度解讀。尤其在注重群體生活的東方社會,自己和個人往往會被汙名化。於是我們只好深深隱藏起自己,深得連自己都不知道藏哪去了。最後我們為他人的期待而活,或帶著符合社會期待的“人設”過日子,可能連自己都欺騙了。“為自己而活”、“接受自己”、“愛自己”等一直以來都是心理類書籍關注的主題,但在這場疫情面前,在隔離和失去帶來的孤獨和痛苦面前,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是誰、關注自己內在的需求尤為重要。這並不是自私的表現,唯有愛自己、照顧好自己,才能真正同理及接納別人,並以同樣的愛去給與和付出。在崩壞和重生之間,我們必須為自己尋找一個安身之地。
【閱讀書單】《我想和自己,好好在一起》、《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每一天練習照顧自己2:12步驟引領你放手,找回生命的重心,與過去和解,做完整的自己》
◢學習愛與失去
這一年來關於失去的故事一幀一幀在我們眼前上演,許多人也親歷沒有機會正式說再見的心傷。你還記得嗎,那位得知自己即將離開人世的老人,在影片中的坦然道別如何讓人潸然淚下。你還記得嗎,那些無法與父母道別的孩子,在照片中的眼神如何讓人痛徹心扉。逝者的功課是怎麼面對死亡降臨的恐懼,而怎麼面對失去,則是生者一生的功課,即使是精神醫學大師如歐文·亞隆,在面對妻子離世時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走出失去的黑暗隧道。擁有時珍惜當下、減少遺憾,失去時直面悲傷、想哭就哭,把眼淚流進時間的縫隙裡,不管要用多久都沒關係。傷心請記得他說過:“悲傷,是我們為敢愛所付出的代價。”
唯有真正懂愛和敢愛的人才知道擁有的幸福和失去的悲傷。但愛是什麼?為什麼愛有時讓人快樂得飛上雲霄,有時又讓人身心俱疲?談愛的經典著作《愛的藝術》作者佛洛姆說,愛和世上所有的技藝和學問一樣,也是可以學習的。愛並非那麼虛無縹緲,也不是求之不得的東西。愛有紮實的理論(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與實踐的方法(紀律、專注、耐心、無上關注的態度)。在疫情帶來的孤獨危機和失去恐懼面前,或許我們應該先學會愛這個基本功——愛自己與愛別人,小愛與大愛。不管最終誰留下誰離開,應該都會減少遺憾,疫後的療愈之路也會走得比較順暢。
【閱讀書單】《愛的藝術》、《死亡與生命手記: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允許自己選擇愛》
◢倦怠躺平,或反思成功的定義?
我們常聽說,只要好好努力,就一定會成功;也常聽說,機會面前人人平等。在這個“英才制度”或“績效主義”至上的時代裡,我們相信個人的努力必有報酬,而這個成功的過程往往被定義為“努力讀書進入名校,進而擁有一份高尚的職業(當然是醫生和律師,若你的理想是送快遞或開電召車,一定會被父母念死)和優渥的收入(最好還有美滿的家庭),向上流動進入精英階層,最終達到不凡成就”。於是每個人從小都努力甚至“過度努力”來達到這個目標(一開始就不夠努力的人會被標籤為“失敗者”,沒有容身之地),但許多人最後才身心俱疲傷痕累累地發現,自己終究還是“不夠好”,或是這個社會定義的“失敗者”。所謂的“公平”,所謂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其實都只是虛妄的假象。階級不公和差距依舊,殘酷現實對許多人來說是撞不破的天花板。政治哲學大師桑德爾提出了這種英才制度所帶來的弊病,即“贏家”和“輸家”思維——贏家認為成功是自己努力贏得的成果而站在道德制高點,輸家則因失去尊嚴而產生仇恨情緒,最終危害整個民主社會的發展。或許,社會上種種的混亂已然代表著英才制度需要被反思,成功的定義和價值也需要重新檢視。
【閱讀書單】《成功的反思:混亂世局中,我們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菁英體制的陷阱:社會菁英為何成為威脅平等正義、助長貧富不均,甚至反噬自己的人民公敵?》、《失控的努力文化:為什麼我們的社會讓人無法好好休息》、《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體認到天花板無法突破之痛苦的,正是目前身在社會中打拼的中堅分子、被上一世代視為“草莓族”的Y世代和Z世代。因此從“佛系”到“躺平”,從“內卷”到“倦怠”,這些網絡流行詞透露的正是新世代面對一種過度投入卻因種種問題如惡性競爭、資源分配不公等問題而無法獲得正向發展的狀態,最後只好被動或主動放棄。但反過來說,這也可視為他們嘗試以看似妥協、放棄的心態,嘗試突破這種主流的“成功論述”——誰說努力一定會成功?又是誰說一定要努力呢?說到底這也是一種對上一世代的反抗,用自己的方式消解社會放在他們身上的期待和枷鎖。父輩時代的經濟神話已然過去也不可複製,與其看輕或責備這些心態或行為,我們可以做的或許是嘗試去理解——雖然生在看似較為富足的年代,但他們的困境也是上一代留下來的“遺產”。而身在其中的年輕一代,也可藉由閱讀認清自己的處境和所受的限制,並學會對自己和他人負責(而不是真的擺爛),才能找到一條真正的自由之路。
【閱讀書單】《集體倦怠:沒有熱情、沒有夢想、沒有未來,這就是千禧世代生活的殘酷世界》、《倦怠,為何我們不想工作》、《我們,MZ新世代:準時下班?不婚不生?奉行極簡?帶你秒懂八年級生都在想什麼》
◢為工作而活,還是為活著而工作?
你知道嗎,幾萬年前人類雖然物資匱乏,但每週只需工作15個小時,就能過上閒暇的生活;為什麼現代人物資充裕,卻需要經常無止境地工作,甚至過勞死?另外,20世紀經濟學家凱因斯也曾預言過,2030年人們每週將只需工作15小時,為什麼有科技帶來的自動化技術和人工智慧,距離2030年只有8年左右的現在,我們還是如此忙碌不堪,24小時待命,還要時刻擔心隨時會面臨失業、被機器和人工智慧取代的問題?自人類出現以來,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人類為了生存需求而工作。但到了現代,因生產思維及消費主義的影響,勞力變成生產工具之一,於是工作逐漸變成了人們生活的核心,進而為工作所主宰。另一方面,人們也得以通過工作施展才華、建構身分並融入世界,工作可說是人與人,人與世界的橋樑。
雖說不少人以工作為樂,但更多人工作只是為三餐而奔波,若失去工作,生活將無以為繼。時代的改變也讓工作的形態和意義不斷在變化,例如疫情年代帶來了遠端工作的方式,卻也讓人們的工作與生活不可避免地交織在一起,無法切割,同時改變了整個工作文化(例如Email和線上會議的溝通方式,還有對同事關係、辦公室文化的影響)。不管你在從事什麼工作,喜不喜歡工作,瞭解“工作”這個概念及其變遷,思考“工作”的意義,將有助於避免自己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工具人”,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工作人”,並達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閱讀書單】《為工作而活:生存、勞動、追求幸福感,一部人類的工作大歷史》、《工作:鉅變時代的現狀、挑戰與未來》、《工作、消費主義和新窮人》、《沒有Email的世界》
◢世界急速前進,元宇宙即將來臨?
不久前臉書創辦人馬克·扎克伯格宣佈將公司更名為Meta,似乎也預告了元宇宙(Metaverse)的到來。經過一場疫情的洗禮之後,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已經不可避免地從線下轉到線上,真實與虛擬之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於是類似《頭號玩家》的劇情即將上演,我們或我們的下一代將在虛擬世界中展開衣食住行、娛樂社交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賺錢(如最近的熱門投資話題比特幣)。這些還只是以目前有限的想像力而言——元宇宙的疆界有多大,盡頭在哪裡,沒有人知道。虛擬世界不再只是一個戴上VR眼鏡的電玩遊戲那麼簡單,而是跟真實世界無縫接軌、一樣重要的無數個平行世界。隨著各個科技巨頭的投入,走在前端的人也嗅到了無數商機和機會,正被生活和天災磨練著的你,準備好投入下一個“遊戲” 了嗎?而這個“遊戲”,最終又將帶我們去到哪裡?
【閱讀書單】《元宇宙:科技巨頭爭相投入、無限商機崛起,你準備好了嗎?》、《元宇宙:開啟未來世界的六大趨勢》、《區塊鏈與元宇宙》、《虛擬真實:我們的身體在或不在?》
【小結】2021年或許沒有給我們帶來什麼答案,只有對生命和生活無止境的叩問——但有問題代表著我們尚未被紛亂的世界轟炸到麻木不仁。而每個發出的問題也都不止有一個答案,或根本沒有答案,只能交給時間來解。沒有答案是不是也代表將開啟更多可能性和想像空間?這或許是疫病年代給我們的一個啟示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