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是電影藝術的殿堂,尤其是負有盛名和地位的電影節更具有一定指標,但凡入圍相關電影節,甚至得獎的電影人或作品,都會引起矚目。
電影節成立的目的在於推廣電影藝術文化,並促進電影工作者間的交流與合作,在此前提下,影片的品質和藝術價值,以及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將會是電影節選片考量的因素。
ADVERTISEMENT
張吉安甫開始接觸影展是在90年代末來到吉隆坡的時候,當時基於電影院開始發展國際院線,而舉辦了不同主題的影展,剛好那時他正修讀電影系,需要做功課,所以就參與了影展,從早上觀賞電影到晚上。
“這種電影節通常由大使館或國外文化局舉辦,並沒有任何競賽性質,純粹是讓觀眾觀賞國外電影。因為在國際院線出現之前,我國電影院主要都是播放主流電影,甚少有管道給觀眾看見藝術電影或外語片。所謂的外語片是非英文和非中文的電影,比如法國電影、意大利電影等等。”
畢業後,他加入國際公教電影協會,因而有機會接觸國外的電影節,當然後來他也因執導電影《南巫》,先後參與了臺北金馬影展、盧卡諾國際電影節等。
“我國早期的電影節並不集中,都是大家各自舉辦,直到近幾年,有了馬來西亞國際電影節的出現,才迎來比較正規的電影節。”
他說,其實每個國家都有大大小小的電影節,而有權威的電影節都是以本身國家的城市命名,就像堪稱歐洲4大電影節的康城影展、威尼斯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及盧卡諾國際電影節,至於亞洲地區就有釜山國際電影節、臺北金馬影展及東京國際電影節。
“在亞洲來說,要是作品能入圍釜山國際電影節、臺北金馬影展及東京國際電影節,得到的關注通常比較高,原因是歐洲影展的選片人會前來相關電影節研究選片,再從中選擇合適的影片到自己國家放映。我也因為《南巫》入圍臺北金馬影展,有機會參與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瑞士盧卡諾國際電影節,還有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國際電影節。”
他認為,影展跟影展間的互相接軌和交流,彷彿打開了一扇窗,讓外面的人走進來的同時,也給國內人去接觸外面的世界。
“電影節創辦的初衷除了給電影人相互交流,也是為了給國人通過電影走向世界,因為以前沒有網絡,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旅行,但他們可以通過其他國家的影像,去認識相關國家的歷史、文化,甚至是社會議題。”
來到今時今日,電影節彷彿成為國家的軟實力,電影人之間可以從中互相分享和交流經驗之餘,還可能促成合作機會,變成是電影人走向世界,並跟世界接軌的舞臺。
電影節越自由越權威
張吉安分享,電影節收集影片的管道有幾種,包括製片人主動提交影片給主辦單位、影展策展人發出邀請,再來是參加影展研究其他電影節的選片,或者參加創投,從中尋覓有潛質的電影。
“創投基本上是在作品還沒誕生之前,事先預告即將在不久未來拍攝作品,一旦企劃案入圍創投,就有機會接觸電影公司和影展策展人。”
他記得之前《南巫》入圍金馬創投後,主辦單位在活動期間,給每位入圍者安排了一個房間為臨時辦公室,讓對作品感興趣的電影公司輪流進來商談合作,而電影節策展人也會前來聆聽入圍者的企劃案,找出有潛質參加電影節的作品。
“電影節以前是被動的,都是等電影公司寄作品過去再篩選,但現在策展人會親自參與不同電影節和創投,變成電影節選片的方式多元,他們當然希望作品越多越好,這樣評選出來的作品才會更優秀。”
他說,其實電影節與電影節之間也存在競爭關係,希望能搶到電影的首映,因此要是作品已經在其他影展首映,甚至得獎,通常都會加以考慮,若作品真的非常優秀,或許只會入圍觀摩單元,難以入圍主競賽單元。
“一般上電影節不會偏向選擇特定類型電影,不過部分歐洲電影節會偏好有議題的電影,因為畢竟帶有世界或政治觀點,又或者關乎人文關懷,所以無可厚非,但前提當然還是電影必須拍得好。”
張吉安說,多數帶有議題的電影因涉及敏感課題,通常在自己的國家放映不了,至少電影節能成為另一個展示作品的平臺。
“歐洲人倡導自由和自主,所以歐洲電影節的尺度都很寬,有時候在亞洲地區無法觀賞的作品,都可以在歐洲電影節看到,而且歐洲電影節也影響了亞洲一些重要的電影節,像釜山國際電影節和臺北金馬影展可以接受任何題材的作品。”
他說,電影節提倡的是自由創作,因此有著影片必須公開播放,以及不能刪剪的準則,“無論電影涉及什麼課題都好,既然中選了,就不能刪剪,這是目前我國無法做到的,也導致國外導演對我國電影節卻步,而且電影節對作品題材的開放程度,是決定其權威的重要因素,電影本來就要容納不同的文化價值和語言,電影節越自由,也會越權威,”
專業評審如何評選作品?
對他而言,電影的創作手法無限,即使已發展超過百年,還是能繼續開拓新的創作方式,所以電影節每年挑選出來的作品都沒有固定類型,可以是隱晦的電影,可以是靜態且慢節奏的電影,也可以是動態的電影,這是基於電影節本來就是要鼓勵創作人跳出框架,電影越有創意,越是不一樣的題材就越好。
張吉安去年曾擔任金馬獎評審,他說,任何正規電影節在評選各類電影獎項時,都需經過初選、複選和決選的3個階段,而且每個階段評審的名字都要公開,以保持透明度。
他分享,最佳電影其實是集結了各專業背景電影人評選而來的結果,“評選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時,一共有15位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評審,包括燈光、攝影、美術設計、音效設計等,大家會以本身的專業,提出對入圍電影的觀點,就像配樂是否運用得宜、劇情有否符合邏輯等,所以整個評選過程,是綜合了不同專業人士去解剖電影,把零件一件一件拆開來審核。”
他說,這就是電影獎項評選有意思的地方,基本上每個人對電影的喜好和專業都不一樣,但在各自提出觀點後,大家就會綜合不同人的意見,來評選出最佳電影。
“任何電影節都希望能從所有參賽作品中,選出當年最優質、有創意且觸動人心的電影。觸動人心不只有感動,也可能是驚喜,讓人感到意料之外。我本身對於好電影的定義是,看完一部電影后,我依然記住當中的細節,並且觸動了我,就算若干年後,我還是會記住的電影。”
相關報道:
【坐下看電影/01】看懂好電影,除了視聽藝術到位,更要觸動人心
【坐下看電影/02】電影的成敗──看導演如何用電影語言說故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