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八大艺术之一,集结了各种元素,包括摄影、剪接、灯光、音乐、表演、剧本等,通过影像传达创作者的思想,甚至呈现出某种社会形态,具有一定的鉴赏价值。
ADVERTISEMENT
当然并不是所有电影都能称之为好电影,要如何在众多电影中鉴别出好电影,除了在技术层面要精准和到位,更不能忽略的是要跟观众产生共振,触动到观赏者的内心深处,才能称之为一部好电影!
电影是一种画面语言,由各种技术和元素堆砌而成,新纪元大学学院戏剧与影像系系主任梁友瑄说,电影语言是电影鉴赏的主要部分,当中包含了摄影、剪接、灯光、美术、造型设计、声音录制、音乐、色调等。
“从现场拍摄到后制技术,都是我们在鉴赏电影时要注意的部分,而一部电影之所以拍得好,其实就是因为在各技术层面都做到精准和到位,当然少不了表演和文本,也就是导演如何指导演员,以及演员如何跟所有技术条件配合,来完成一部好看的电影。此外,电影鉴赏的角度还包括内心被触动的原因,以及电影史对电影拍摄的影响。”
【电影赏析】
《教父》成就经典的关键
《教父》是黑帮电影,男主角麦可原本并没有想要当黑帮接班人,却基于一连串的原因,不不接手成为黑帮教父。
在当上黑帮教父前,他必须铲除掉其他对手。在这铲除其他对手的短短约5分钟片段中,使用了平行剪接的手法将不同空间,包括在圣洁教堂里,麦可妹妹的新生子正接受洗礼,麦可准备成为他的教父,还有其他对手在各自空间活动,凶手开始乔装准备刺杀的画面,交叉剪接在一起,给观众看见整个故事发展的张力。
“影片的一边是圣洁的,另一边却是黑暗的,当神父问麦可,你弃绝撒旦吗?他在说拒绝的同时,他的手下却正在刺杀其他对手,当他手下杀完所有对手,他在教堂里就成为了外甥的教父,同时间也在隐喻他当上了黑帮教父,所以不需要再另外拍摄一场加冕典礼的戏,他在违背自己良心的过程中,走上教父这条路。”
梁友瑄说,这是很成功运用电影语言烘托出故事意义的片段,“剪接有时候并不只是加快、减慢,或者调整故事的节奏而已,也可以达到叙事的目的。”
她补充,一部电影之所以好看和完整,必须每个部分都达到一定标准,不能只有特定部分突出,而《教父》无论从表演、灯光、剪接、摄影到文本,都有达到标准,所以这是学电影时无法略过的经典影片。
《我爱单眼皮》触动之点
《我爱单眼皮》(Sepet)是我国已故著名导演雅斯敏阿末(Yasmin Ahmad)的作品。影片一开始是一对母子的温馨互动,儿子用华语念印度诗人的诗给妈妈听,而他的妈妈是娘惹,用马来语跟儿子对谈。
后来念经的声音进来,画面转到一个穿着传统的马来女生正在念经,然而当她打开衣橱时,橱门上却贴有一堆金城武的海报,接下来画面一转,出现了许冠杰的歌曲。
梁友瑄记得当年是在朋友介绍下观赏这部电影,当时她还在台湾留学,有一段时间没回家,在许冠杰歌曲出来的时候,她的眼泪便夺眶而出。
“影片的开场就给观众看到非典型的华人和非典型的马来人,再来许冠杰歌曲的出现说明,当时受香港流行文化影响的可能不只是华人,还包括马来同胞,这种呈现手法打破了当年我对马来西亚的既有想像,所以触动了我。”
她说,这部电影的艺术价值也许并不高,但对社会造成冲击,“对我来说,最大的触动是终于有人愿意讨论族群议题,可能没结果,也无法瞬间就有答案,却是一大进步。”
《蓝色情挑》不自由的隐喻
《蓝色情挑》是波兰导演奇士劳斯基《蓝白红三部曲》的其中一部,影片一开始整体基调是蓝色,予人清冷的感觉,故事开始没多久,女主角朱莉一家三口就遇上车祸,其丈夫和女儿因此身亡。
每当女主角的梦魇或者难过回来的时候,影片就会出现非常鲜明和极致的蓝色,就像她后来独自搬到公寓居住,公寓却有老鼠,在跟邻居借猫抓老鼠后,她发现老鼠生了很多小老鼠,想到自己失去了家庭,结果现在却要杀害动物家庭,她不忍心便去游泳。
“女主角靠在泳池边,突然间有一群小孩出现,再一个个跳进泳池的这段铺排非常有意思,导演运用孩子的吵杂声和泳池的蓝色,来隐喻女主角内心的痛苦,其实她还没从伤痛中走出来,但她从来不哭出来。”
另外,影片中的道具也带有隐喻,比如女主角女儿在车窗外握着的蓝色糖果纸,因为风吹而飞掉,还有路人在玩着剑玉,一直无法把球落到球竿上,就在女主角的车子经过后,他成功把球落到球竿,却在后来听到车子撞击的巨响,都是通过镜头的铺排表达出生命的无常和稍纵即逝。
再来,《蓝白红三部曲》亦蕴藏着法国国旗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含义,所以《蓝色情挑》谈的是,如何从受困的心灵中获得自由。
《薄荷糖》倒序叙事塑造戏剧张力
《薄荷糖》是韩国导演李沧东执导的电影,特点在于用倒序的叙事手法,讲述男主角金永浩如何走向自我毁灭的过程。
影片开场是对生活绝望的男主角落魄地参加了同学会,他神经质般地哭叫,并站在高架桥上面对迎面而来的火车嘶喊:“我要回去!”
就这样火车带着记忆倒走,男主角在数天前已经崩溃,想要自我了断;再之前是看见他生活放荡,对妻子冷若冰霜又出手大打;再回到他还没成为商人前,曾是一名警察,而且手段凶悍;后来回到青春岁月的同学会,当时的他依然清纯,看起来像个文青,原来这是他想回去的时刻,但他已经回不去了,原因是他曾是参与光州事件的军人,因当时误杀了一位学生,他的人生从此变调。
“电影叙事的方式有顺序、倒序和插叙,说故事的次序和方式会影响影片的效果,《薄荷糖》用倒序的叙事手法,让观众看到一个人的人生,是如何跟国家经历的社会运动息息相关,还有国家领导人的所作所为,是怎样毁掉原本有梦的年轻人。要是这部影片使用的不是倒序手法,而是顺序叙事方式,将缺少戏剧张力,也不会心痛男主角。”
好电影的定义:做到最极致和精准
梁友瑄说,谈及电影鉴赏,理性部分评断的是技术水准。但要对电影有所触动,其实跟感性一面有关,也就是影片使用的元素,是否有跟现实生活的感受、社会、历史,抑或语言经验产生链接。
“我讲求电影带来共振,要不然只是在看由很多电影语言或技术堆砌而成的影片,这样电影可能会失去意义。共振不一定是煽情,有时候是因为内心被触动而永远记得,这个记得会打开内心不为人知的一面,又或者内心会变得更柔软一些,抑或更了解人性的脆弱,甚至更愿意相信世界。”
她认为,所有优秀的电影创作其实都跟社会脱离不了关系,只是或许创作者用了不一样的视角看待世界,要是处理得准确,就算是艺术片或实验影片,都一定看得懂。
“对我来说,电影只有好坏之分,所谓的商业片、文艺片,纯属不同类型,要是商业片拍得好,也可以有导演的个人表达;而好电影的定义在于,在选定的风格和类型里做到最极致和精准。”
相关报道:
【坐下看电影/02】电影的成败──看导演如何用电影语言说故事
【坐下看电影/03】电影人的殿堂──国际电影节,让电影人接轨世界的舞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新纪元大学学院戏剧与影像系曾为业界培养不少优秀影视工作者,历届毕业生也曾举办不少巡回影展。这些影展跨越各校与州属,试图将毕业作品带到更远的地方去。今年“醒目”毕业短片巡回影展更是力求完美,带着4部短片在槟城、怡保、柔佛、雪隆进行为期8天的巡回影展,并在闭幕放映当天,邀请业界影人为毕业生的作品讲评。
为何影展取名为“醒目”?这显然是个有趣的称号。当被问及这一点,受访的3位学生(《家》导演林家菱、《Last Dance》导演翁启胜及策展人康莹慧)逐一为我们点出疑惑。
“当我们因为实习而踏入拍摄工作的行列时,常常发现工作内容需要靠我们自身的观察与智慧,去发现那些能够提供帮助的瞬间,并从中学习成长。因此,业界前辈们常常建议我们:‘醒目一点叻’,‘自己醒目啦’,‘帮我找多几个醒目的人’。”
“这些建议提醒我们,在创作和执行工作的过程,必须时刻保持机灵敏锐,迅速反应,适应各种新环境。我们希望通过‘醒目’二字时刻提醒自己,成为他人口中‘醒目’的人,更成为自己心中理想的样子。”
“此外,从字面上诠释‘醒目’的话,也象征着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瞬间,如同印刻在我们脑海中最抢眼的画面。在这次的影展,我们通过4部短片追溯生命的过往今来,寻找让自己睁开眼睛的生命碎片,将其雕塑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透过影展巡回,和观众们交流。”
由此可见,醒目是个可以表达出不同主题的字眼。它是对内的,也是对外的期盼。对未来即将从事影片制作的学生而言,醒目是必不可少的特质;而透过影展所呈现的故事,也在在提醒着大众,再平常的人生瞬间,也有值得书写、记录的价值,不要轻视之。
影展普遍受好评
新纪元大学学院戏剧与影像系讲师梁友瑄提及,去年毕业影展共有3部,今年的“醒目”毕业影展则有4部。整个筛选过程虽然和去年一样,但今年比较特别,于开学第一天选出10强剧本,之后学生陆续深化大纲。期间学生和老师一直上课与开会,进行剧本提报,让学员开始深思:“我的故事是什么?”,“大概具体怎么讲这个故事?”。这个过程无疑是煎熬的。学生经历很多挑战,包括自我的质疑。这次老师们甚至要求再提报多一次剧本大纲,最后才选出最终的剧本。所谓精益求精,本次的提呈显然有点不太一样。2周后再正式提报选出4强,最后才有了“醒目”的诞生。
今年的影片类型也有点不一样。去年3部毕业作品都是谈亲情。今年增加了公路短片,也有着加入非常多舞蹈元素的短片。另外2部则偏亲情及爱情,题材较过往多元。
梁友瑄老师提及:“我们有给学生方向。主要的关键字为‘What if’以及‘The moment’。这两个关键字引导学生迈向更广大的创作范畴。”
策展人康莹慧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她坦言第一次做策展,确实非常挑战,往往在面临决策时难以做出决定。尤其策展需要决定的细节很多,从场地的投票、要做巡回或定点等问题,遇到的困难颇多。作为策展人,在落实影展之前需要把许多东西处理掉。然而她显然是个称职的策展人。从Penang COEX一路走到怡保锡米巷文创空间、新山文化空间,每个影展地点都十分具有代表性,而影展也在各地留下了口碑,取得了成功。影展展出的3个地点,负责人都特意留下来观看,特别是锡米巷文创空间负责人还留下来与他们交流。这些本来并不在负责人的计划之中。
巡回放映也获得了业界点评。大家认为,这次影展得到自己领域里的专业人士点评,是一件难得的事情。这次的回应颇有反响,在怡保办展更是接了地气。《家》的故事和怡保当地有关,在地人看了有亲切感。在怡保场,他们也遇到了进来看短片的香港游客,特意离开场地筹足现金后再折返回来观看,也在交流环节时给了很多回应。香港朋友在看影片后,借此了解马来西亚文化,并称不同区域华人看起来有所不同,但有些核心情感是可以相通的。
另一位系讲师郑国豪也提及,这次的短片,把新纪元大学学院日理万机的莫顺宗校长也拉进表演阵容,充当神秘表演嘉宾。影片中的莫校长充满神秘气息,和平日带有学究味的莫教授形象有所不同。
创意与执行的打磨过程
这次的毕业短片制作为期1年,两位老师认为,学生同时要做拍摄和影展,间中还得上课,而4个剧组实际上只有19个人,每个人都有着双重身份和大量工作。开拍1个月期间大家可谓忙到通宵达旦,是名副其实的大魔王学期。这对师生而言都是双重考验。拍摄现场实际上就是实战,学生怎么拍,系上其他老师都会一同给予指导和建议。毕竟人有盲点,需要外来刺激和点评。有的剧本改了近30版。
这4部短片,或多或少都是导演自己的故事,有时当事者陷入太深,会认定短片里一些情感是自然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让当事人以外的观众观看并给予意见,同时也需要拍摄技巧去让它流畅平顺。学生们不只需要学习创作,更需要学习执行创意。学生去到多深,走到多远,也得靠自己的热忱,自己去钻研技巧。当自己走出一条路以后,这最后学期算是一个2年半学习的总和,是理论和知识的展现。作为老师,不免期待学生在大学生涯最后一个学期,能做出些什么成绩。
正如《家》的导演林家菱所言:2年半是一个基础,往往我们要求自己可以超出diploma水准。你需要做到最好才能充实好自己。到了业界,很多东西要被打掉重练。毕业了又是新的开始,还得各自修行。
“醒目”影展短片简介
《家》| 回到曾经熟悉的家,却感到一切都已陌生。
这是公公去世一周年的忌日,嘉琪和爸爸回到老家祭拜。爸爸希望大姑和叔叔也能一起团聚,但大姑因财产分配不公,对叔叔和公公心存怨恨,不愿回来。尽管爸爸多次劝解,大姑依然坚决不回。嘉琪不理解爸爸为何勉强大姑,与他发生争执。叔叔也临时爽约不来祭拜,这一连串的事情让爸爸情绪低落。看着爸爸落寞的背影,嘉琪似乎明白了什么,决定为爸爸做些事情。
《书的秘密》| 一本笔记本让她展开了奇幻旅程。
在繁忙的城市中,她努力工作却接连失败。与家人的矛盾、工作上的压力让她几乎崩溃。就在最无助的时候,他出现了,并赠予她一本笔记本,里面的故事竟与她的经历出奇相似!通过这本笔记本,她开始找到力量,重新审视自己与生活。它将带你走进她的内心世界,见证她在困境中找回自我的旅程。
《Montage》| 只有按下播放键,才能再次听见你的声音。
身为婚摄剪接师的嘉恩某日接到委托,发现片中的新娘竟是曾经错过的人。为了完成工作,嘉恩必须揭开过去与现在的心结。
《Last Dance》| 她说,他们之间就差一支舞。
一次机缘巧合,让时隔5年不见的CJ与Jin在一间舞蹈教室重逢。在Jin的一次次追问下,CJ是否会终于吐露当年不告而别的原因?重逢的两人是会解开过往纠葛,或是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而他们的那支舞蹈又能否在5年后终于圆满?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