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在上課的時候,和孩子們交流觀點。正好我們談論到一篇作文〈如果在科學室不小心打破燈泡,應該怎麼做?〉。按照他們的學習,幾年的科學課涵蓋的科學室規則和道德教育所教育的誠信,我原本期待所有人都給我“勇於認錯”的答案。
出乎意料的是,其中兩位學生比起“勇於認錯”更加“勇於表達”他們的觀點。從溝通當中,我理解到了他們對於懲罰的恐懼,並且對老師的反應有一定的預設。
ADVERTISEMENT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嘗試讓他們知道:只要誠實,最終都會有好結果。幾次強調文章中主角是“不小心”打破燈泡之後,一位選擇“勇於認錯”的孩子告訴我:“如果在學校,老師肯定會說:‘沒有不小心的,全部都是故意的!’”
此番言論一出,馬上引起許多孩子的共鳴,原本鼓吹誠實的觀點,似乎被他們切身經歷的反應給壓過去了。“做錯事就是做錯事,沒有不小心的。”
我也被帶入了自己的回憶當中。十幾年前,我的老師似乎也是這樣對我說的,所以我也特別理解他們的反應。作為教育工作者,我能理解老師恨鐵不成鋼,希望孩子更加仔細,更加小心,希望他們能夠不重犯;作為學生,我能理解孩子害怕懲罰,而選擇逃避,甚至撒謊的自然反應。
可教育有趣的一點就是如此,我們不能強加觀點,只能鼓勵和灌輸。最後,我引領大家基於誠實的美德,寫下勇於認錯的文章,並強調誠實的觀點。我知道這番苦心不一定有太大的效用,因為我就是如此長大的。
現在的我,比起孩子犯下的錯誤,我更看重他們勇於認錯的誠實美德。但凡在我面前承認錯誤的,我都不會給予處分,而是給予提醒。
我們都知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或許我們這一代的老師,和上一代的老師差別在於,我們不怕犯錯。因為只有什麼都不做的人才不會犯錯。
但願教育工作者們都能以身作則,告訴孩子們:老師也會犯錯,但老師更會從錯誤中學習。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