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有理论政

|
发布: 9:00pm 13/01/2022

选民

独中

冯振豪

爱国

董教总

有理論政

单元主义

馮振豪.18歲投票與獨中教改

冯振豪

年輕選民需要從提升政治效能感開始,如果要強化政治效能感則從最根本的教育工作切入,給未來選民知道他們的決定會影響各自權利,也會對一個群體,一個社區,一個國家的未來構成直接影響。

ADVERTISEMENT

“缺乏愛國精神”是我國獨中教育歷來頗受爭議的其中一項原因,對於中學時光在獨中度過的筆者而言,這項指控在某些方面確有其理據,大部分的華文獨中沒有開設公民教育相關的課程,在教導學生履行公民義務的工作坊、說明會、講座也較國民中學和國民型中學不足,然而,不管是否為獨中生,我們對馬來西亞的熱愛是不容質疑的。

雖然我們非常清楚自己熱愛這個國家,有的政治力量往往藉獨中教育缺乏愛國意涵為由,屢屢挑戰華教乃至多源流教育的合法性,對此,華社必須以相應的策略反制這些消費憲賦教育權,旨在撈取政治話語權的單元主義論斷。

筆者認為,緣於政府落實18歲投票和選民自動登記制,青年參政將是未來的趨勢,這會進一步刺激選民結構、投票行為和政黨競爭的轉變,普遍實施六年教制的獨中是時候應變,準備迎接新時代之餘也摘下單元主義者扣上的帽子。

第一,董教總、各校董家協和校務高層應以開放態度,邀請選委會官員共同研究,尋找一些基本共識,再交由各校根據共識,自行籌劃公民教育課程。為避開全國獨中有不同的教制(有的華文獨中附設二年制的SPM班、劍橋考試班),最理想的受眾對象為16、17歲居多的高中二年級生,儘可讓學生出來社會以前學習如何看待公共事務,鼓勵年輕選民履行公民義務,而且率先響應政府號召可一撇“獨中生不愛國”的惡毒指控,還華社和獨中生一個清白。

第二,獨中教育應該勇於面對政治,主動引領學生討論公共課題,而不是再三在校園禁談政治。當然,校方或許會擔心學生因涉入政治而影響學業,成為極端主義的溫床,然而這不是我們迴避政治的藉口,一旦校方有明確的指南指引學生理解政治資訊,釐清政治討論的敏感地帶,灌輸“求同存異”的精神,鼓勵學生針對社經問題提出處方,如學生有偏差的觀念,校方便可在他們進入投票站以前予以輔導,為未來的政治氣氛增添更為健康元素。

第三,獨中可傳授學生一些選舉相關的知識,教導學生查詢選區資料,瀏覽選委會網頁,如何確保投下的不是廢票,以及灌輸他們參與投票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引導讓學生如何吸收和判斷政治資訊的真偽,不為特定政治勢力所嘲弄。

第四,獨中的教育思維是時候改變,尤其是針對即將踏入社會的高中部,給予學生更多的表達平臺,讓校園內有選舉和投票的環節。例如,學校可以善用學生課外活動,創設類似學生會的團體,讓學生組織團隊參選,再由擁有投票權的學生憑參選團隊的“政綱”選出掌舵人。

第五,建構紮實的政治知識。缺乏政治嗅覺是馬來西亞教育的一大弊病,對我國政治體制不甚瞭解的社會新鮮人大有人在,所以,獨中應該設置有關的課程,傳授一些公民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例如,憲法賦予的基本人權、國家元首的產生過程、國會上議員的委任、國會下議院和州議會的產生、內閣部會的職責、國州議員的工作範疇、地方政府的功能,等等,至少得讓學生知清楚哪些國家機器負責哪些任務。

筆者認為,年輕選民需要從提升政治效能感開始,如果要強化政治效能感則從最根本的教育工作切入,給未來選民知道他們的決定會影響各自權利,也會對一個群體,一個社區,一個國家的未來構成直接影響。

華文獨中是華人社會多年滄桑建立起來的教育事業,儘管不受教育部的直接管轄而缺乏政府的制度性撥款,以及統考文憑的承認內化成族群政治鬥爭的一環,但是,獨立於教育部的身分並非百害無一利,只要這個身分運用得當,獨中可以較為彈性和快速地回應時代變遷,設計符合趨勢所向的教學內容,甚至辦得到比教育部更“愛國”的教育方向。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