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李白生於碎葉城,位於哈薩克與吉爾吉斯邊境一帶。哈薩克來華留學約一萬五千人,發現李白的歷史月光,推動哈薩克“共同富裕”的軌跡。
ADVERTISEMENT
唐代詩人李白的出生地是碎葉城,位於今天哈薩克與吉爾吉斯邊境一帶。學者對於它的正確的位置還沒有定論,但自從哈薩克的政變風暴傳來,大家對這塊看似遙遠的國度,忽然有一種文化的親切感,似乎在那塊危機四伏的土地上,發現了李白溫柔的歷史月光。
這也是文化的月光,今天哈薩克與中國是兩個國家,但地緣上卻是非常密切,中國的一帶一路夢想,都是沿著李白故鄉的月光,延伸到歐洲與全世界,那些中國的揹包客與自駕遊旅客,這些年早就去尋找李白的足跡,想像公元8世紀時的詩人童年,如何在西域孕育他早熟的靈感。
李白的詩,氣勢磅礡,折射唐代知識分子的寬廣視野,恢宏大度,沒有被單一民族的目光囿限,而是擴大到一個全球化的高度,他不但是在抒發漢民族的情懷,而是要找到一個多元化的維度,進入一個具有普遍性、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的人性關懷。
哈薩克之亂,不幸淪入了美俄的地緣政治之爭,中國半壁江山的天然氣供應都仰仗哈薩克,而雙方的經貿則非常密切,互通有無,而中國的基建能力近年飛快成長,瞄準中亞地區,更是哈薩克發展的一大助力。阿拉木圖是哈薩克最大的城市,這幾年城市基礎建設快速發展,距離新疆霍爾果斯只有三小時車程,當地的食物,如手抓飯、手抓羊肉等也和新疆飲食類似,讓很多從新疆去哈薩克的民眾感到特別熟悉。
中國遊客近年在碎葉城附近,發現一些自稱為東干人的族群,他們說一口的陝西方言。據學者考究,他們是清朝同治年間移居當地,祖上是一群陝甘地區的回民,因為躲避官方鎮壓流亡至此。他們在這裡務農謀生,展現獨特的生命力,經百年多的繁衍生息,現逾十二、三萬人口。他們用38個斯拉夫字母拼寫陝西方言,創立了自己的東干人文字。
哈薩克的孔子學院開了五家,越來越多的哈薩克人都喜歡學習中文,哈薩克留學中國的學生高達一萬五千人,有些人從中學就去中國學習,要成為“中國通”,分享中國龐大經濟價值。當他們唸到唐詩時,才會赫然發現李白就是老鄉,也期盼歷史的月光,可以照著兩國發展的道路。
這些熟悉中國的哈薩克精英重視中國的發展經驗,吸取中國近年經濟飆升的智慧。他們回到哈薩克之後,都難以忘記中國的網購、網約車、移動支付、高鐵、共享單車等中國特色的生活方式。也許這次哈薩克的政變流產事件的啟示,就是強調發展是硬道理,把餅做大,並且要推動共同富裕,避免寡頭家族的操控,才是國家發展的正途。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